青岛有雄厚的海洋科研资源,为什么没有好的产业转化路径?这个海洋科研领域“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由来已久。近期,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在青举行,中科院系统12家单位的近200项成果进行了现场推介发布,推介重点对象是省内外160余家企业。这次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坦诚相见”,为科研成果的落地及产业转化打造了新平台、开辟了新路径,也是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运用平台思维破题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一个尝试。
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推介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超分辨成像DF荧光燃料,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推介高温合金母合金及部件、金属构筑成型技术、医用钛合金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推介激光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工艺与装备、油气田地面应急救援机器人系统……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上集中发布的12家中科系院所的近200项成果,成为绝对的主角。
中科院声学所曾经研发了水声——潜水器声学系统,这也是“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这次他们带着渔业资源监测声呐、吸声降噪材料、水声换能器等产品在青推介,更是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兴趣。中科院微生物所带来的食品保鲜天然防腐剂、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预防和治疗药物,大连化物所带来的煤代油新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长春光机所带来的三维扫描成像装备、单细胞精准分选仪,沈阳自动化所带来的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新技术,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30余项成果达成合作意向
“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能够实现比较高效的技术与产业合作。”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李鹏介绍,金属所的特种钢材是我国高端装备业的重要材料支撑,例如核电站的支撑环、重工行业的大型铸锻件、医用钛合金等等。以前这些材料大多依赖进口,现在金属所的技术成果正在快速实现国产化替代。“我们带来的主要是跟海洋相关的成果,金属研究所跟产业结合比较紧密,我们有很多技术都在山东进行转化,跟青岛海纳重工集团公司也有合作。”李鹏说。
现场也有企业主动出击,寻求深度合作机会。一家拥有深层水吸取技术的企业希望能与科研院所合作,未来计划在海南以及红海海域实现深层水的吸取及引入,希望将来可应用于海水养殖业、医药、海水淡化等领域。当天,相关研究所与18家企业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有30余项科技成果达成合作意向。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海洋人才培育和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张江瑞尔先进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共建深海高端装备联合研发中心暨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会上还举行了“东亚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重要部分,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策划实施“丝路方舟”大科学计划,加快建设海外科教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我国特别是山东海洋科技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平台思维出发破题
“青岛的海洋科研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但是对海洋产业的贡献度,在全国只占约3%,我们的科教布局与产业布局还存在错位。”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王凡认为,国家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首先从科研院所、高校和科学家自身的角度来看缺乏一种意识,“过去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分得很清楚,所以对很多科学家来讲,做基础研究就做基础研究,几乎不考虑产业、社会、服务等事情。”王凡同样认为,想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支撑,不能生硬地把科学家推向市场,让科学家“包打天下”,需要把各种要素聚集起来,克服链条断裂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王凡认为应该从平台思维出发破题,打通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成立了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集聚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这13个研究所有10个是在山东一带,而且这些研究所在海洋领域的成果积累比较好。我们要把海洋大科学中心建成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不仅要辐射到中国科学院,还要辐射到山东省甚至全国,把科研成果、平台资源向全社会共享。”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梳理了13家共建单位的300余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陆续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山东沿海地市,开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推介,并签署多项项目合作协议及框架合作协议,助推研究所科技成果走出“象牙高阁”。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丰富了山东在海洋领域的创新要素。同时,中科院海洋所作为主体之一,成立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首批入列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伟
新闻推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019,因为阅读,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阅读,我们平视这个世界;因为阅读,我们丰满着自己的...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