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ICU主任王清峰半岛记者王爱科
重症医学科是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清峰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用真心、爱心服务每一位患者,带领团队和疾病抗争,践行着“生命第一,永不放弃”的信念,正是他的执着与付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挽救了无数脑血管病昏迷、重症脑炎昏迷、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呼吸衰竭、中毒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各种危重病人,使他们重获新生。
不忘初心“24小时待命”已习以为常
一个晚上,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危重,值班医师深夜电话向王清峰主任请示治疗方案。已入睡的王清峰一边通过电话认真予以指导,一边拎起外套快速驶向医院。来到科室后,又仔细翻阅病历,查看患者。在一些治疗的关键点上,更是一遍一遍地叮咛和嘱咐,设想了患者各种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合理有效的应对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再怎么变,王主任总有“锦囊”,最终患者转危为安。深夜来医院抢救危重病人是家常便饭,他从无怨言。
“我们多尽一份力,病人就多一份生的希望,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死亡竞速,为生命拼搏。”王清峰说。这是日常工作的缩影,由于ICU经常接收术后患者,他总是以身作则,任劳任怨,24小时随叫随到,直至患者转危为安,再悄悄离开。
无所畏惧用勇气和关怀打开患者心扉
2009年H1N1甲型流感肆虐,危重病人多,身为科主任,王清峰总是冲在最前面。科里收治一名持续高热的病人,确诊为甲型H1N1伴呼吸衰竭,他立即给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了病人能够尽快恢复,他每天多次查看病人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夜间也是多次来医院查看病人,经过一个月的积极救治,病情好转,拔除气管插管的这一天,王清峰一直守在患者身边,指导暂时不能发声说话的患者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他的感受和不适。病人得知自己得的是传染病,用手势向王清峰表达“你离我远一点儿,我会传染你”的意思,王清峰会意后,微笑着摘下了口罩,竖起了大拇指,对病人说:“不要怕,你已经好了,不信你看,我摘了口罩和你说话,没问题!”沮丧的病人顿时面露微笑,流下了热泪。
王清峰1990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到第八人民医院工作,转眼已29年。他先是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6年,又于2006年11月创立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持ICU工作至今也已13年,让一个科室从无到有,目前担任青岛市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春秋岁月历经风雨才能遇见彩虹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王清峰的带领下已走过13个年头,他就像一个大家长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目睹着科室日渐发展和成熟。如今,重症医学科有床旁血液滤过、床旁超声、USCOM、支气管纤维镜等多种先进的诊疗技术,如今,重症医学科已经受住岁月的各种考验,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综合ICU。在这个过程中,王清峰以及重症医学科团队付出了很多,承载了很多,他们肩上挑着患者和家属的殷殷期盼,手里忙着的是紧张的治疗和护理,这些并没有使他们麻木;每一位新病人对他们来说都是另一段新征程;每一次抢救,依然竭心尽力。王清峰更是以身作则,成为了科室青年在医护事业中奋斗的榜样。
捐资助学二十五年如一日爱心浇灌蓓蕾
“叔叔、阿姨,我将来一定考上大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长大后也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苗苗(化名)接受临床第五党支部捐赠的2000元爱心款时感恩地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身为临床五支部的支部委员,王清峰组织动员支部党员,二十五年如一日捐资助学,谱写了一曲“心系贫困学生,爱心浇灌蓓蕾”的赞歌。
爱心浇灌,蓓蕾绽放。25年来,临床第五党支部的党员同志把捐资助学的爱心善举延续了下来,已连续资助10余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共捐资3万余元,帮助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困境,帮他们收获快乐的童年,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王鑫鑫2019年,青岛市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筹备任务;成功举办世...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