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23日讯 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喜庆热闹的现场氛围、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23日,一年一度的青云宫山会在高新区红岛街道高家社区开幕。本次山会以“孝亲传承、民俗娱乐”为主题,历时5天,将举办“传孝道、观非遗、游民俗”等当地特色民俗活动。
精彩民俗节目轮番上演
上午9时许,山会还未正式开始,青云宫前早已集聚了众多前来逛山会的市民。作为红岛地区传承多年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五至二十九,青云宫山会都会成为当地最为热闹原生态的民俗聚集地。舞龙表演、歌舞表演、渔家小品、孝老爱亲的敬茶传统……随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今年的青云宫山会正式拉开帷幕。
走进青云宫内,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旁两侧整齐排列的数十种非遗文化作品,微雕、剪纸、面塑、泥塑、内画、糖人、木雕、布贴布艺……众多新颖特色的非遗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和购买。获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红陶榼子技艺传承人李义勤告诉记者,胶东地区以面食为主,各类花样饽饽备受人们喜爱。他用当地一种黏土配制材料,用刀刻方法雕刻图案,进而烧制成型,用来做各种面食。榼子模内以荷花、莲蓬金鱼、寿桃等为主要图案,纹理清晰,花样好看,备受欢迎。
市民体验渔家特色文化
除了展示红岛当地民间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展演外,品尝各类美食是今年青云宫山会的另一重要内容。今年山会期间,前来参会的市民可以在这里品尝到老北京爆肚、冰糖葫芦,天津驴打滚、面茶、糖耳朵,内蒙古烤肉等各种风格迥异的小吃,让这里成为逛、赏、品、尝、购的欢聚地。
据了解,青云宫原名“龙王庙”,始建于宋代,原为当地渔民向龙王、龙母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和家人幸福安康的场所,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整修扩建,目前主体面积约1015平方米,总面积为77920平方米。 2005年,青云宫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依托深厚的“原始、自然、人文”的渔家特色历史文化底蕴,采用山会形式,青云宫已逐渐成为颇受欢迎的市区和近郊游民俗场所,为市民带去不一样的当地民俗文化体验。 (记者 吴冰冰通讯员 矫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青岛海山学校古琴班展风采 亮相全国高中音乐、美术课程与教学研讨会
半岛记者刘金震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海山学校打造了古琴特色品牌,设古琴班培养古琴艺术好苗子。10月21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