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九中启用位于中德生态园的新校区。
青岛九中前身为私立学校礼贤中学。(资料照片)文/半岛记者张文艳图/半岛记者孟达(署名除外)
教育是兴国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转变。
上世纪30年代,青岛市区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大批小学校舍同时在乡间建立。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这一时期的一大亮点,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教育的补充和补救,也是提高民众素质的保证。到了1935年,青岛市民众已经有70%的男性、30%的女性在民众学校受过教育。可以说,青岛当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然而,蒸蒸日上的教育在1937年底戛然而止,1938年初日本再次侵占青岛。至青岛解放初期,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左右,其他各级教育入学率则更低。教学设施设备短缺落后,教师严重不足,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前只有有钱人才能上的私立学校如礼贤中学,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青岛九中。还有圣功女子中学,1951年3月10日由国家收回主办,后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至1966年,全市小学、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分别增至1949年的3.8倍、6.1倍、5.2倍、2.8倍;市区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在园幼儿增至1.2万余人,农村小学入学率达到90%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青岛从1980年开始普及初等教育,1994年又比全国提前六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至2008年,全市省、市规范化学校达到497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38.6%,有91所小学、38所初中通过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验收,各占小学、初中总数的9.2%和16%。2007年2月,青岛市全部免除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从此,青岛的学生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创办,1928年到1931年改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学校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期间,俾斯麦兵营作为大学校舍,迎来了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老舍等大批名家,使得青岛在中国高等教育历程中熠熠生辉,也为这座海滨城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后为中国海洋大学)。2001年,中国海洋大学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至2009年青岛地区各类高等学历教育院校已发展到20多所。
新闻推荐
本报9月26日讯一位是解放青岛时的战斗英雄,一位是守卫团岛灯塔的全国劳模,26日,青岛航标处王立年、王炳交两位同志获得中共...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