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爱科通讯员马华
70年来,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66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跌跌撞撞走过了66载春秋,从1953年建院之初241人、100张病床、首日挂号不足20人,发展到现在职工2300余人、1600张床、年门诊量89万余人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66年,光阴流转,岁月如诗,记录着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其发展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特别是这最近的10多年,伴随着青岛健康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岛城的肿瘤治疗航母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三甲医疗集团,在青岛市卫健委党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党委一班人共同努力下,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围绕着“精准医疗、精益管理、精诚服务”的核心理念,构建起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公益影响力医院、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突出重围,谋划集团科学发展新战略
集团之一的青岛市中心医院前身是青岛纺织医院。在十几年前,伴随着青岛纺织行业的转型,医院一度陷入了优势不“优”、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人才结构不合理、病人少、收入低等重重困境。如何走出发展低谷,提高医院为患者的服务能力?
2008年4月,兰克涛走马上任青岛市中心医院院长。在认清困境的同时,制定了“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综合实力强,专科特色突出,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品牌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发展战略上,十多年来,兰克涛带领集团上下一班人始终坚持“大综合、强专科”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医院内涵建设工程”,着力从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入手,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建立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救死扶伤、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需求,通过学科建设和吸引人才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病历管理的全流程集成化、智能化、多元化和数字化,并深化了医院的人文内涵。
医院引入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将科学发展的核心锁定以医疗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入研究并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出要突破“软件瓶颈”,在基本建设和规模扩张完成之后,应立即在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上实现重大转变,把工作重点全面转移到内涵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上来。
通过不懈努力,十多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自2008年以来,资产总额增长5倍,年总收入增长6倍,年出院人次增长3.9倍,年门诊、急诊量增长2.4倍,手术增长达两倍。
■科技引领,学科建设确保集团核心竞争力
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学科建设,这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兰克涛提出,学科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和“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思路。以此为指导,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加快了对肿瘤中心、放疗中心、分子影像中心、生物治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以解决疑难或重大疾病诊疗的关键性问题为出发点,全面加强外科建设,推动专业细化和亚专业分组,强化外科微创化,医疗服务能力与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MDT),通过加强多学科协作,相继成立了肺小结节诊疗中心、消化道肿瘤中心、乳腺病诊疗中心、青岛市恶性肿瘤疑难病例会诊中心等特色专科,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系统连续的最佳治疗方案,实现医疗服务碎片化整合;进一步完善了干细胞移植中心,规范和开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健全了对糖尿病病人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对下肢糖尿病病变的综合治疗体系,不断加大糖尿病科普知识推广。
目前,该集团在PET/CT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精确放疗、立体定向外科、生物治疗、氩氦刀技术、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达到了省级乃至国家级先进水平。
■人才工程,夯实集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秘诀就在于引进、培养适当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学科带头人。”兰克涛说。目前,集团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个市级A类重点学科,10个市级B类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肿瘤学、分子影像中心、核医学三个学科成为青岛市医学会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获批建立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组建青岛市人类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打造生物样本库,成立国家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青岛分中心。
中心医疗集团常年坚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交流,同时大力支持医生走出国门。近年来,集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率先在青岛市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成立了20多个名家专病工作室,柔性引进国内外顶级专家来院工作,青岛市民不出市即能享受国家级专家的诊疗待遇,实现了“病有良医”的目标。
此外,还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的著名高等学府和医院建立了互访机制,医生队伍的结构和层次都有明显改进,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不忘初心,坚持集团以健康为中心的公益性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医院的发展应该由‘以治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兰克涛说。近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有序推进医院综合改革,构建新型医联体,成员单位达到近200家,组成了本市最大的医联体,构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模式,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三级肿瘤专科的优势,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诊疗技术、医疗设备、人才培训等方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和合作;医院还成立了拥有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为一体的远程诊疗中心,上连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院,下通医联体及协作单位,深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开创了医联体内分级诊疗的大格局,社会效益明显,赢得市民广泛赞誉。
■市中心医疗集团发展大事记
1953年12月26日,集团的成员之一,青岛市中心医院正式开业,始称“青岛纺织医院”,由当时的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拨款兴建。建院初期只设内、外、妇、儿科及药局、化验、放射、手术、营养、供应等十个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
1958年1月1日,鉴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及医疗设施的匮乏,经上级批准,医院取消服务纺织系统的定位,面向社会开放,接诊病人。
1972年5月7日,集团成员之一的青岛市肿瘤医院成立,是全国最早筹建的20家肿瘤防治专科医院。
1974年,集团成员之一的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成立,这是青岛市唯一的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青岛市劳动局职业病防治康复定点医院,是青岛市唯一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院。
1986年5月,青岛纺织医院并称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993年,青岛纺织医院成为青岛市首批晋升卫生部标准的三级甲等医院。
2001年6月26日,经市政府批准,青岛纺织医院整体划归青岛市卫生局。
2003年12月23日,经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批准,青岛纺织医院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
2004年12月30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成立。由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肿瘤医院、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共同组建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正式开始集团化运营的进程。
2009年,集团综合大楼(现1号楼)奠基,2011年5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3年,集团通过三甲复审。8月,青岛市卫生系统首家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集团。
2014年,青岛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在集团启动,向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迈出坚实一步。
2015年3月27日,集团与美国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吴阶平基金会等4个医疗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4月19日,青岛市首个肿瘤日间诊疗中心在集团启用;8月18日,青岛市首家医联体理事会在集团成立,组成了本市最大的医联体。
2017年,集团再次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12月9日,集团沃森国际智能诊疗中心正式启动。
2018年8月8日,集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单位签约;9月15日,全省首台速锋刀在医院启用。
2019年4月13日,集团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
新闻推荐
做引领潮流的国货“水家电” ——专访任钦祖净水器总经理曹继磊
任钦祖净水器公共饮水站。文/半岛记者陈源图/本报资料图片近几年来,华为、李宁等成为响当当的国货品牌,无论是从质量...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