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合唱团开学,大家都很开心。(受访者提供)
队员们合影留念。(受访者提供)
王红蕾在台上指挥。
合唱团参加演出。(受访者提供)文/图半岛记者李丰
见习记者刘姮(署名除外)
歌声有时动人,像潺潺流水般浅吟低唱;有时浑厚,如雄鹰展翅时的一声长鸣;有时婉转,似深情相拥时的一行热泪……这些动人的歌声均出自一支平均年龄65岁的合唱团——青岛市市北第二文化馆弘文合唱团。近日,半岛记者走近这支队伍,聆听属于他们的故事。
加入合唱团,幸福感满满
“注意节奏,一、二、三,唱……”记者追随着这悦耳的女声,来到了市北第二文化馆的练歌房中。在这里,60多位歌者正手拿乐谱、抬头挺胸,跟着钢琴老师弹出的一串串美妙音符,在乐队老师的指挥下,聚精会神地练习着歌唱曲目。这些手拿乐谱的歌者,就是市北第二文化馆弘文合唱团的队员们,他们正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音乐会”做着紧张地排练工作。
刚才发出悦耳声音的女高音、队伍正前方的指挥者就是弘文合唱团的创始人及指挥王红蕾。谈起创立合唱团的初衷,她介绍说:“市北的文化馆缺少一支专业的合唱队伍,合唱是一项极易推广的活动,既可以增加大家的凝聚力,又可以获得幸福感,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所以我决定发挥我的专长,组建这支队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两年时间,弘文歌唱团就脱颖而出,参加了2017年青岛市第三届合唱节,站在青岛大剧院的舞台上精彩亮相、一展歌喉。合唱团还多次参加省、市、区组织文艺演出、合唱比赛,多首歌曲荣获大奖。
据悉,该合唱团成立于2015年,由当初的40多人发展至现今的60多人。为了丰富合唱团的汇报演出,团员们还自学了舞蹈、器乐等其他才艺。王红蕾骄傲地说:“我们是一支热爱合唱、有梦想、有追求的年轻团队。”
严师出高徒,队伍进步快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合唱团成立初期,队员们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要想达到专业水平,就必须要多学、多练、多唱。作为队伍的指导老师,王红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除了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训练外,她还牺牲业余时间,专门针对底子比较弱的队员,义务开设了声乐辅导班;美好的歌声离不开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合唱团课上有声乐训练,课外还安排了形体训练。副团长文红是幼师毕业,有多年的舞蹈功底,她就利用业余时间,为队员们开设免费的形体训练班。声乐培训和形体培训双管齐下,大家有了长足的进步,队员们上台表演的时候,也更加有自信了。
为了确保团队的良性发展,合唱团还集思广益,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为合唱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攒了良好的口碑,也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到合唱团这个大家庭中。副团长徐民欣说:“弘文合唱团硬件好,老师非常敬业,团风正,给我们这些喜欢唱歌的退休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我们在这里非常快乐,这儿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队员齐努力,矛盾不过夜
合唱团的壮大、发展,离不开第二文化馆馆长戴宗迪的大力支持,他不仅给队员们配备了设施齐全的排练场地,还在服装、后勤方面给予了帮助,队员们排练得更加起劲了。如今,合唱团积极排练,队员们刻苦训练,不断地提升自己,争取早日达到专业合唱团的水准,回报文化馆、回报团队。
队伍中每一位队员都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不管是参加训练还是公益活动,队员们都是提前到场,从不迟到。队员任鲁坤曾是全国劳模,每次训练都提前到场,为队员们准备好干净整洁的排练室,给队员们营造一个舒服的排练环境。日常的训练中有了矛盾,大家都是及时讨论,立刻解决,决不让矛盾过夜;有的队员身体不舒服,大家也会嘘寒问暖,尽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合唱水平的慢慢提高,合唱团也渐渐有了“门槛”,对于刚刚加入队伍的新队员,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都会进行一次考试;每年年底,合唱团还会有汇报演出,有了完善的考核制度,越来越多的歌唱爱好者纷纷加入弘文合唱团这个大家庭中,大家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展望团队的未来,队员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早日达到岛城一线合唱团的水平,让弘文合唱团走上更大的舞台,弘文合唱团每年都会面向社会招生,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歌唱爱好者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
记者采访合唱团时正值教师节,队员们精心策划,给王红蕾过了一个难忘的教师节,她说:“合唱团就像我的孩子,我看着她一天天茁壮成长,发自内心的高兴,心里只盼着它能成长得快点、快点、再快点!”
新闻推荐
市民代表参观棘洪滩水厂。半岛记者葛梦杰“今天参观了自来水厂,才确切地知道了自来水来之不易,以后真的更加节约用水。...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