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医”路艰辛一路歌

来源:青岛早报 2019-08-17 06:04   https://www.yybnet.net/

8月19日是第二个 “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 “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相比那些备受瞩目的“金牌名医”,青岛早报将焦点对准了青年医生,这个医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已是而立之年,日益增加的经济压力、无休无止的加班、越来越严格的职称晋升制度,还有来自患者的误解和不信任,让很多青年医生心力交瘁,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顶住了压力,坚持追求白衣天使的梦想,用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临床一线的“新生代”力量。近日,青岛早报记者走访了岛城7家大型综合医院和5家基层医疗机构,先后采访了23名年龄在30岁左右的青年医生,感受着他们的甜酸苦辣。

[调查]

青年医生负重前行

“学医本科五年,学费是其他专业的一倍,辛苦程度是别人的数倍乃至十多倍,读硕士研究生三年,读博士研究生三年,开始工作时已近30岁了。当年的高中同学有人事业有成,有人结婚生子,而我们才刚刚踏进医院的大门,几乎要从零开始。 ”记者近日走访了岛城7家大型综合医院和5家基层医疗机构,先后采访了23名年龄在30岁左右的青年医生,他们大部分人参加工作不到5年,但这份工作已经让他们中的部分人心力交瘁。青年医生正处于家庭和事业关键期,既希望在医疗技术上有所突破,还要面对来自患者和自身家庭的压力,其中有将近一半的青年医生坦言,曾经多次有放弃医生这份职业的想法,但幸运的是,他们坚持了下来,继续追求着自己的医学梦。

“医生这个职业看起来受人尊敬,前途光明,但青年医生正处在职业的起步阶段,是最苦最累的时候,可以说每个青年医生都是咬着牙在坚持。”在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的高帅(化名)讲述,刚入职的青年医生住在医院里是科室的传统,也是青年医生快速成才的“捷径”。为此,高帅和刚工作一两年的前辈们每天在医院里24小时值班,吃的是快餐,睡的是值班室,最开心的是被叫去跟台做手术。他曾经最长连续4天没出过住院大楼,没见过太阳。翻开手机朋友圈,当很多同龄人都在聚会、打游戏、谈恋爱、泡吧、逛街、旅游时,他们这些青年医生的日子只剩下工作和睡觉,甚至还没有足够的觉睡。即便他们如此付出,却仍然无法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很多“顽固”的患者只信任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拒绝听从年轻医生的医嘱,甚至拒绝和年轻医师对话。

“妈,上午急诊转来一个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我实在脱不开身,帮我把中午的相亲取消了吧。 ”作为一名30岁的男医生,小康(化名)已经开始被家人催婚了,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这个月已经推掉了3次相亲。小康坦言,青年医生的圈子其实特别窄,每天接触的都是患者和同事,而身边很多医生跟小康一样,都不希望找一个同样繁忙的医生结婚生子,因此他并不抗拒家人帮忙安排的相亲,但他对相亲成功并不抱多大希望。“很多人都觉得医生是个高薪职业,其实青年医生们的工资并不高,也就是工薪水平。 ”小康说,家里为了供他读医花了不少钱,他现在短时间内还买不起房子,没有积蓄,也没有车子,更关键的是他没有时间陪着女朋友花前月下,制造浪漫。即便是结婚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能拿来照顾家人。

[

人物

]

牛诚诚、王晓 31岁 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

急诊儿科里的“女超人”

“医生你快看看我家这孩子都发烧好几天了,打了吊瓶也不见好。”“孩子发烧都40度了,为什么不让我们先看! ”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家长们抱着孩子风风火火地“闯”进医院。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上演。同为吉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牛诚诚和王晓一起来到了妇儿医院,今年两人同是31岁,在急诊科工作的第四年。牛诚诚讲述,刚参加工作时很紧张、很害怕,主要是不太懂,每天跟着老师们查房、诊治患儿,半年后才慢慢上手了。青年医生工作三年后才可以独自出诊,当时心里非常忐忑,就怕遇到一些重病号,但随着一步一步积累经验,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对于急诊儿科医生来说,值夜班是常态,不能按时下班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要加班四五个小时。 “只要有患者就要看诊,不可能到点就下班,医生得对患者负责。 ”牛诚诚说,她每天看诊量都在60人左右,忙的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水都不敢多喝,就怕急着上厕所。

儿科医生跟其他医生不一样,来看病的很多孩子还不会说话,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病情,除了和家长了解之外,其他的都要靠医生自己去判断。 “主要还是怕有些危重症我们一下子识别不出来,得多观察。 ”王晓说,医生要坚持终身学习,平时除了看诊还要做科研,研究一下最新的医疗进展、治疗方案,新发布的指南必须学习。

“急诊工作强度高,压力也比较大。”王晓讲述,但是急诊接的患儿号多、病种全面,对于青年医生来说,急诊工作是一种锻炼,积累的经验越多,医生未来的路才走得越远。牛诚诚和王晓并不觉得高学历就要去干相对轻松的工作。“确实身边一些硕士毕业的朋友工作都比我们轻松,说实话一开始的确有些羡慕。 ”牛诚诚说,但是急诊科工作一天下来很充实,能学到很多东西,让人有一种获得感和满足感。

王晓说,当医生累、忙那是肯定的,有时候自己累得生病了,还要坚持给患儿看病。有时候患儿家属也是医生们“心累”的原因。 “会有脾气急的家属冲我们喊,比如等的时间长了或者孩子几天都不退烧,就会觉得是医生的错。”王晓说,虽然有时会有点委屈,但是每当成功抢救一名患者,这种满足感是任何工作都比不了的。

肖泳钦 27岁 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每天和放射性粒子打交道

提起核医学科,可能许多人会觉得不寒而栗,第一时间联想到放射线等,实际上核医学科是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同位素射线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2013年,大学毕业的肖泳钦来到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参与到“粒子植入”这个新项目中。

记者见到肖泳钦,他刚从手术室里出来,头上脸上还湿漉漉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他解释,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因为在植入过程中会接触到伽马射线等放射性物质,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要穿着铅衣进行操作。 “铅衣重达35斤左右,包括帽子、眼镜、围脖等,基本上从头到腿都被包裹起来了。 ”肖泳钦说,铅衣穿起来十分麻烦,基本上穿戴上不到5分钟就浑身是汗了,而一台粒子植入手术的时间最短也要20分钟,医生们都要在这种闷热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因为几乎每天都要和带有放射性的粒子打交道,工作时间越长,接触的剂量越多,对身体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能未来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也要做一些工作方面的调整。 ”肖泳钦说,今年27岁的他去年5月份刚刚结婚,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因为都是干这一行的,所以两个人会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对于彼此晚上加班、周末加班这种情况不会有太多怨言,生活里也可以一起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同时,肖泳钦也表示,夫妻二人同为医务人员,一旦家里有什么急事,两个人可能都顾不上。肖泳钦坦言,平日里生活的重心几乎全在工作上,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在10小时以上,陪伴妻子、家人的时间太少了。

同时,婚后加起来将近50万的房贷和车贷,让肖泳钦身上的压力变得更大。“周围很多年轻医生其实都会遇到像我一样的问题,大家都刚工作不久,还处在事业上升期,手里的积蓄也不多,结婚后经济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压力。”肖泳钦说,而且随着科室发展越来越好,工作量越来越大,可能以后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很有限,毕竟只要病人有需要,随时都有可能进行手术,这确实是未来会面临的问题。但肖泳钦表示,既然选择从医,他就会顶住压力,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而努力。

陈冬冬 33岁 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小医院里的“大”中医

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靠近海底隧道出口和金沙滩景区的一家一级医院。在其周围有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等多家三甲医院、二级医院的情况下,每天仍有数百名患者专程前来看诊,吸引他们的是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大”中医,只有33岁的青年医生陈冬冬。

记者上午12时来到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康复科时,陈冬冬已经看诊了80名患者,当天下午还有110多名患者等待着他把脉、复诊。陈冬冬忙不停地给前来看诊的老人、妇女、孩子把脉,并不时起身给在治疗间等候的患者针灸,虽然早已经过了看诊时间,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操作,直到护士们将还在等候的患者们“劝退”,他才停下来靠在治疗床上歇息片刻。过了好久,陈冬冬才打起精神,坐在治疗床上边吃着热了三次的午餐,边接受记者采访。

陈冬冬在很多同学眼中是个 “异类”。他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还是硕士研究生,对中医和针灸还有很高的悟性,凭借他的资质,完全可以选择一家三甲医院边工作边深造,但他却选择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中医来自于民间,也应该服务于民间,而且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通过诊治大量的患者,才能不断精进医术。 ”陈冬冬坦言,自己选择基层医疗机构是因为这里最适合自己行医。 “现在很多患者到医院都只挂专家号,青年的中医师每天能够诊治的患者并不多。 ”陈冬冬说。

刚来到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几个月,陈冬冬也遭遇过挫折,周边的居民不太信任社区医院的中医师,他和社区的其他4名医生每天只能看诊10多名患者。但陈冬冬凭借自己的一颗医者仁心,还有精湛的中医诊脉和针灸技术,很快打开了局面。 “只要患者吃你的药有起色,他自然会再次找你复诊,你只要治好一名患者,他自然会把身边的亲戚朋友介绍来看诊。 ”陈冬冬说,几个月后他就已经一号难求了。

“陈冬冬医生每周看诊4天,每天80个号,每次一挂出来,几分钟内就抢光了。 ”找陈冬冬看肺病的孙女士讲述,他们找陈冬冬看病,一方面是他看病准,用药也精准,另一方面是他开药都是小处方,有的小毛病吃了他一两服药就好了,挂号费10元,加上药费一共也就20多元。 “我们社区有个邻居头疼了半个多月,吃了好多消炎药和止痛片,就是不见好,陈冬冬看诊后就给他开了一服小剂量的麻黄汤,药费不到1元钱,果然药到病除。”社区居民陈先生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大家口口相传,找陈冬冬看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王燕宁 33岁 青岛君良烧烫伤医院烧伤科

民营医院里的“拼命三郎”

青岛君良烧烫伤医院是岛城一家 “老字号”的民营烧烫伤医院,建院19年已经治愈各类烧烫伤患者20余万人。2011年,作为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王燕宁选择来这里成为一名烧伤科医生。毕业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到潍坊的各大公立医院就职,但家在烟台海阳的王燕宁只身一人来到青岛寻找机会。王燕宁来到君良烧烫伤医院后,先从基础的包扎、换药做起,日日夜夜跟在院长杜君良身后学习,每当有特重病号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在值班室。勤奋好学的劲头,让他从一个跟在院长屁股后边的实习生,逐渐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医师。当问到为什么不选择去公立医院而是选择来到民营医院时,他告诉记者:“实习时就看到病房许许多多因为烧烫伤痛苦不堪的患者,我就在想,只要能凭借自己的技术治愈患者,看到患者开开心心地出院,这就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不会因公立还是民营医院而改变。 ”

王燕宁住医院租的房子,距离工作单位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平时很少回家。记者采访时,王燕宁已经连续在医院工作了10多天。8月6日,医院来了一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由于液化气罐爆炸导致全身烧伤面积高达78%。 “患者前三天处在休克期,身边必须有人,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危及生命。我们的护士也都非常负责,几个人来回替换,保证患者身边一直有医护人员。但我是这名患者的主治医师,一定要守在病房旁,保证第一时间抢救。 ”王燕宁说。现在患者恢复情况很好,已经度过最危险的时候。但仍需要根据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感染情况来随时调整用药,身边也离不开医生。

王燕宁说,他从毕业开始就不停地学习,希望早早能够救助患者。空闲时间不是多看些书提高技能,就是守在医院的病房向前辈学习,基本上没有时间谈恋爱,现在33岁了仍然没有女朋友。 “工作空闲时,会和爸妈还有奶奶视频通话,唠唠家常。 ”王燕宁说,每次父母都会特别骄傲地和亲戚朋友们提起他的工作,这也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专注于工作,执着于梦想。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黄飞 魏笑刘文超 徐小钦 陈冬冬

肖泳钦叮嘱患者注意事项。

陈冬冬为患者针灸治疗颈椎病。

王燕宁坚守在医院已经10多天没有回家了。

新闻推荐

实事办哪些 请您来点题

时间8月16日至9月15日原则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方式登录青岛政务网“2020年市办实事网上征集”栏目或用手机扫描下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医”路艰辛一路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