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文/图 半岛记者 黄靖斐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7-15 01:32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半岛记者黄靖斐

7月13日,作家、学者止庵携全新修订版随笔集《如面谈》来到青岛方所书店,举办“亲情与别离”读者见面会,分享父亲沙鸥对自己的文学影响。止庵的父亲是著名诗人沙鸥,止庵文学入门的培养,从诗歌到小说再到剧本以至于文学评论,都来自于父亲,随笔集中字里行间充满和父亲相处时的温情细节,有一种“静水流深”之感。在分享会上,作家止庵和青岛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章芳对谈,分享和父亲有关的情感和记忆。

文学启蒙:

来自父亲办的“家庭学习班”

《如面谈》是止庵的第二本随笔集,他透露,这本书是他所看重的,《惜别》是怀念母亲的文字,《如面谈》则是和它呼应的作品。止庵学医出身,他承认自己能走上文学的道路,受了父亲沙鸥的很多影响,“那个时候,父母对孩子并没有刻意灌输‘成材’的观念,小时候爸爸经常没事给哥哥姐姐和我在家里办‘文学学习班’,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写诗,写小说,虽然我‘学习’得最多,但自己并不知道会对将来有多少帮助,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小学老师。”止庵承认,从那时起,自己就已经开始对写作有了最初的兴趣。

章芳认为,止庵可以称得上“学贯中西”,书里所写的父亲沙鸥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有很多温情的细节,“书中沙鸥和止庵聊到诗歌和文学,好像不再是父子关系,在家里谈论时相对来说有非常‘自由’的气氛。”虽然听了父亲的“讲课”,但对于文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口味,“我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和父亲不同,他也不太能接受。他写的,我也不是全都喜欢。这是孩子和家长都要面临的问题。”在止庵看来,父亲沙鸥是一个诗人气特别强的人,自己则非常谨慎,“对于文学,都可以争论,源于两人都很热爱。”

正是家庭这种“自由”讨论的气氛,让止庵在后来研究张爱玲等作家时,有了不同于学院派、更为独特的风格,“张爱玲的作品是我介绍给父亲的,他们那个年代反而少读张爱玲。”止庵说,在写作上两人的方向大不相同,父亲写诗歌,而自己写了更多的小说和文学评论,“在文学的观念上,我们还是有很多一致的看法,特别重视古人所谓‘文心’,即文章中那种特别的精微之处。”止庵和父亲讨论过很多诗歌中的细节,“比如‘闲敲棋子落灯花’,棋子和灯花都是生活的细节。”

最大遗憾:

未能向父亲展现文学“天赋”

很多读者知道“止庵”是因为张爱玲的《小团圆》,2009年内地出版《小团圆》时,他是校订者,原稿复印件中遗漏了一个字,他给补了出来。此前他当过医生、记者、外国公司的雇员、出版社副总编辑,最终回归到写作,从读书到编书再到写书,兜兜转转,现在的止庵是作家、学者、张爱玲研究者,著作颇丰。

止庵的写作是从学习和模仿父亲开始的,最早也是写诗。“我的诗差不多每一首都要经过他逐字逐句的修改。改完,他还专门给我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但当时的时代,文科不流行,所以在大学时我选择了学医”。止庵对发表作品没有太多兴趣,因此推出的作品并不多,这也让父亲对他在文学上并没有过高的期待。

止庵34岁时,父亲突然生病,在照顾父亲的时光里,止庵开始理解到父亲对自己在文学上的期望和失落,“自己没有走文学的道路,就总想弥补一下对父亲在这方面的亏欠,在照顾父亲的时候开始写了一些作品。”那时止庵还在公司上班,把作品交给出版社就出差了。”即便到现在止庵还是感到遗憾:“父亲一直觉得我应该在文学上有小小天赋,结果直到他1994年去世,我已经41岁了,什么天赋都没表现出来。”

探讨生死:

珍惜生命克制地表达情感

父亲去世前,止庵和父亲探讨过很多关于生死的问题,因此,与此前推出的《惜别》一样,《如面谈》也是一部直抵人心的“生死笔记”。正如章芳认为,止庵在《如面谈》中面对“生死”的态度是一种淡然的态度,字里行间充满“静水流深”之感。那些和父亲亲密相处的时光,无论是瓜豆荫凉里看书作文,还是病重时切磋诗选篇目,它们早就紧紧交织在一起,内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不惧光阴轮转。

在止庵看来,珍惜生命是最重要的。“写父亲是很难写的,情感有十分,写出来也只能有七分,如果七分情感写到十分,最终会连最初的七分都达不到。喜悦可以跟人分享,痛苦只能自己消化,靠时间来冲淡。”因此在写到父亲时,止庵非常克制和节制,“情感是不会通过渲染而增加的,这也是我写作的态度。”

止庵在现场谈到契诃夫的一篇小说《苦恼》,“小说讲的马车夫拉着车送客人,他跟每一个人说‘我儿子死了’。一天大概拉了六七个,没有一个人把他的故事听完,大家都很敷衍他。虽然他写的是可笑的事,但是可笑的背后有特别悲哀的东西,文字很少,却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压抑和不能言说的不幸。”

阅读挑剔:

先多读书再选择读好书

目前止庵出版的作品有《惜别》《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神拳考》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张爱玲全集》等,从中可以看出止庵的阅读和知识都属于“渊博”。就像《如面谈》,全书分为“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三卷。“思想之什”包括十六篇随笔,讲述对人世、生命的思考,如议论性质的《生死问题》。“读书之什”二十篇,侧重对文人、文学的评述,其中张爱玲、鲁迅、杨绛所占分量较重。“怀人之什及其他”十九篇,是作者对故友亲人的追忆。

谈到阅读,止庵说自己并没有太多刻意去阅读,“如果我还在医院上班,应该现在是一个退休的主任吧,那我平常还是会去读书。”止庵说,阅读和职业并没有很大关系,“阅读要先有量,但选择也非常重要,先多读,然后再读好书,我是在读了很多不好的书之后,会选择读真正的好书。现在的自己在阅读上反而特别挑剔。我现在60岁,如果我能读到80岁,也就20年,这辈子最多也就能看1000多本书,因此要好好选一选。"

新闻推荐

中国造动车组将穿行“世界最美火车线”

□记者薄克国通讯员邓旺强报道本报青岛7月12日讯今天,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斯里兰卡高山线新型内燃动...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图 半岛记者 黄靖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