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好人好事一直在身边

来源:青岛早报 2019-06-25 06:06   https://www.yybnet.net/

“和和走了,和和还在! ”城阳7岁男孩和和捐献器官救助5个家庭的消息报道后,城阳市民纷纷发声,表达对和和及家人的赞誉,以及对和和的怀念。 6月14日上午,城阳区委宣传部领导、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和中华埠社区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和和家,看望、慰问了他的家人。记者获悉,城阳区文明办已推荐和和及家人申报“城阳身边好人”,下一步计划推荐参加“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等评选活动,弘扬和和捐献的大爱。

进展:

推荐和和一家申报“城阳好人”

城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秋淑说,近年来,城阳区将道德模范选树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有效抓手,每天在各大媒体刊发一个“城阳故事”,营造了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宁允展,中国好人徐立强、刘秀满等先进典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阳好人”群体,社会道德主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梁秋淑介绍,城阳区已经推荐和和申报“城阳身边好人”,下一步还计划推荐参加“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和和的感人事迹,让这种凡人善举,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全区掀起“学习身边典型、争做身边好人”热潮,使道德模范成为行为标杆和学习榜样,唱响“阳光城阳”的主旋律。

回顾:

早报报道中的“城阳好人”现象

城阳区的“好人”不断涌现,其中众多的“好人”典型引领了主旋律,成为大家的榜样,仅青岛早报近年来就报道了很多来自城阳区的正能量典型人物或事件。

作为青岛民间志愿者的一面旗帜,蓝天救援队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上赢得赞誉。2018年4月份,早报推出《阳光城阳·蓝天救援队》系列报道,对这个源起于城阳、成长在城阳、壮大在城阳的民间组织进行了解读。

提起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很多青岛市民都不陌生,而李延照就是这支救援队的队长。作为队长,李延照和队员们一起,凭着满腔的爱心与专业的技能,舍弃休息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自费自愿参加各种救援行动。汶川、玉树、鲁甸地震、北京水灾等灾难面前,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几年来,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百余次救援,救人无数,荣获过城阳区劳动模范,青岛市道德模范、文明市民,中国好人,中国最美志愿者,中国五星级志愿者,2015正义中国人物等荣誉。

没有救援任务的时候,李延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组织救援队训练,还常常带队走进各单位、学校,进行救援应急知识的普及。李延照认为,救人要先 “救己”,一个救援志愿者自己首先要在技能和精神上强大起来,才能帮助别人。李延照说,现在蓝天救援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这让他感到欣慰;而他为救援队定下的最终目标,是辅助政府和社会恢复传统的优良道德观,不断传播正能量。

2007年7月1日下午,城阳区中城路街头发生感人一幕:一名白发老人正冒雨前行,家住小北曲社区仇剑锋见状立即冲进雨中,帮老人撑伞并送回家。此时,家住城阳区德阳路社区的王招平和妈妈招吉玲开车经过,看到这一幕,招吉玲急忙刹车,让女儿从车上取出雨伞送给老人,并叮嘱女儿将老人搀扶过马路。这一幕触动了家住城阳的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郭建良,他拍下了一组照片,并以“暴雨中的感人一幕”在网上发帖。这组照片被大量转发,从此城阳“爱心伞”走向全国。

2017年6月27日,城阳区大润发超市门口,一位老人突然晕倒,之后没了呼吸。就在这时,一名穿红衣服的小伙子上前观察一下老人的情况,立即对老人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不到3分钟,老人恢复自主呼吸,并逐渐恢复意识,直到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小伙子才悄悄离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早报通过纸媒和新媒体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发起寻找好人行动。7月4日,救人小伙33岁的冯昌龙终于现身,他是城阳一家酒店的厨师。 7月11日,青岛市“第一响应人”奖励基金启动仪式举行,城阳救人小伙冯昌龙获得了首笔奖金3000元。

在城阳区,像李延照、“爱心伞”、冯昌龙这样的好人好事还有很多。城阳区将道德模范选树作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有效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解读:

讲好城阳故事激发城阳力量

全民参与是做好道德模范选树的基础,梁秋淑说,围绕“阳光城阳”建设,城阳区将道德模范选树、好人线索推荐等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指标和精神文明建设考评内容,进一步调动基层单位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建立了“一般典型月底报、重要典型当周报、重大典型随时报”的推送机制,开设“城阳故事”专栏,每天对身边好人好事、凡人善举进行宣传报道。自“城阳故事”专栏开设以来,600多个凡人善举故事,通过手机、媒体渠道竞相传播,“城阳故事”成为城阳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响亮品牌。

通过道德模范巡讲、演讲比赛、文艺展演等活动平台,将道德模范与普通市民连线,凡人善举、草根英雄成为居民可学、可赞的榜样。聘请李延照、宁允展、吕秀珍等市级以上道德模范担任宣讲团成员,开展道德模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四进”活动;结合送文化下乡开展道德模范巡演,通过情景剧、小品、诗朗诵、快板等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平凡好人事迹广泛传颂。

从2014年以来,持续开展“城阳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年底评选表彰“城阳好人之星”、阳光家庭、优秀志愿者等活动,连续4年举办城阳区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对区级以上道德模范给予2000-15000元的奖励。每年为历届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免费查体、赠送报卡,全区重大节庆活动邀请道德模范参加,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类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提供帮助,通过提高政治待遇、帮扶礼遇等活动,营造了“关爱好人、崇尚好人、当好人、做好事”的浓厚氛围。

/ 新闻延伸 /

打造“全民志愿·阳光城阳”品牌

2018年11月17日,以区委主要领导为总队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城阳区人民广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爱心企业志愿服务团队、家庭公益梦想志愿服务团队、青年志愿者团队等8支志愿队伍、共计1437名志愿者,对全区1437户贫困家庭进行结对长期帮扶。

2019年5月11日,“阳光城阳 温暖实践”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启动仪式暨首场志愿服务大集在青岛新天地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举行,2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的200余名志愿者围绕公益鉴宝、应急培训、保健咨询、医疗义诊、小家电维修、青少年权益维护等项目,开展了各类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近年来,城阳区成立8支区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下设390支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9万余名志愿者,围绕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七帮”项目,打造“全民志愿·阳光城阳”品牌。建成并启动了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志愿服务大集日,根据不同主题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力争将广场打造成城阳区志愿服务的新名片。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涛 孙启孟 通讯员 段存晓 王升

新闻推荐

独行驴友崂山意外身亡 此区域曾有多人摔伤,搜救队提醒炎热季节登山量力而行

救援人员抬着出事驴友艰难下山。(救援队供图)半岛记者王丽平王洪智报道本报6月24日讯6月23日12:54,青岛红十字搜...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好人好事一直在身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