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一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沿海中心城市,逐梦海洋、经略海洋成了这座城市新时
代的职责与担当。时下,青岛正在发起建设海洋强市“攻势”,解锁青岛海洋新动能,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的桥头堡。而作为攻势中的“主战场”,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在这一进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月,蓝谷海洋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国信海创基地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即将投入运营。据悉,该项目以“海洋+高科技”产业为特色发展方向,努力打造青岛市孵化器标杆,积极探索“科研+资本+产业”的蓝高新产业培育模式。
探访浇筑混凝土如同下跳棋
驱车沿滨海大道一路向北,进入蓝谷区域,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国信海创基地项目。两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灰色的墙面与蓝色的玻璃窗搭配显得清新自然,如同平静的海面,又颇具现代气息。步入基地,两栋高层旁边还有数座独栋建筑、联排商业,它们共同组成了三角形的合围区域,中间的庭院种植了一排排灌木和高大乔木,设置了雨水花园和休闲步道,形成了别致的景观。
“以咱们现在所站的园区中心路为界,北侧为项目一期工程,南侧为二期工程。”该项目由国信集团投资建设,项目经理谢孝森告诉记者,国信海创基地紧邻海洋国家实验室,项目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开发,一期工程于2016年6月开工,2018年5月竣工,2018年三季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于2017年12月开工,2019年5月完工,正在组织验收,将于三季度投入运营。
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建设体量接近,但是二期的建设比一期节省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谢孝森说,这一切离不开对一期建设经验的总结提升,也离不开项目部对人员配备和工序穿插的精细化管理。“在二期的底板施工时,我们采用了跳仓法浇筑混凝土,就像下跳棋一样,隔一段浇一段,大大节省了工期,还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有害裂缝,可谓一箭双雕。”现场工程师潘桂森骄傲地说。
创新架设高架桥连通快速路
国信海创基地项目虽是整体规划,但分两期进行建设的模式给整个项目的建设提出了不小的难题。“一期要率先投入运营,如何在保证一期正常运营的同时进行二期施工,做到互不干涉、互不打扰,这是摆在我们二期建设面前的最大难题。”项目施工方青建集团项目负责人管殿尊说,由于施工场地非常狭小,使得一二期的衔接难上加难,“二期的很多功能区和管路比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都在一期的区域,进行二期施工前必须先预留好相关的接口,做到超前谋划。”
除了一二期的衔接问题外,这个项目还有一处普通房建项目中罕见的“奇观”——高架桥,在项目内侧,一条300米长的两车道高架桥环绕在项目的楼宇间。“做高架桥,主要是因为场区面积有限,场区道路尤其是消防通道采用传统的平面布局很难展开,所以才采用了这种架空连接的模式。”潘桂森表示,修建这座高架桥的意义不止于此,场区整体西高东低,高架桥呈半环形架设在东部,巧妙地解决了地势问题;同时,高架桥呈现出的立体包围效果勾勒出了中间的下沉庭院。更为重要的是,这座环绕项目的高架桥形成了连接楼宇的快速路,使楼宇间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快速。
意义六大平台培育海洋产业
记者了解到,二期项目还未正式交付使用,已有多家重量级的科研院所向国信海创基地抛出了“橄榄枝”,国家海洋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户海创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国家贝类产业体系近海增养殖岗位专家工作站、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专家工作站都将落户于此。
据悉,国信海创基地将积极建设六大平台,包括海洋产业孵化平台、海洋产业成果交易平台、海洋成果展示平台、海洋相关企业科普展示平台、海洋产业资金扶持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六大平台建设有助于加快促进青岛市海洋产业企业孵化和培育,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青岛市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氛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基地将把蓝谷核心区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发展进行有效链接和整合,营造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创业等要素活力,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就业,成为青岛市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搭建创客等新型创业模式的承载平台,形成连接科技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纽带。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7日讯自3月开始,城阳区长城路一家购物广场的工作人员盘点时发现账目不对,查看监控发现一名长发戴眼镜的女子有盗窃...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