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相比第一轮,有超过一半的候选人被淘汰,此次公布的名单中仅有222人,备受大众关注的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比亚迪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均未出现在此次名单中。从青岛入选人员来看,上一轮青岛共有11位专家学者入选,本轮“过线”的有3人:分别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以及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史伟云。
根据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院士增选的第二轮评审,将在今年10月的最后一周举行。第二轮评审将从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中,产生进入学部选举的正式候选人名单。今年,中国工程院最终将增选不超过80名院士。院士增选过程就如大浪淘金,淘出来的全是科研界最璀璨的“金子”,此次竞争尤为激烈,脱颖而出的3位青岛学者更引发大家的关注。
张国范:“大连1号”之父
我国近海为大陆架浅海,河口众多、藻类饵料丰富,适合发展贝类产业。目前,我国贝类养殖业发展态势相对稳定,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我国贝类养殖产业总体效益偏低,资源浪费严重,每种贝类养殖5-7年后就会发生暴发性规模性死亡,产业链短,加工少,食品安全形势堪忧。另外,养殖海区缩小和赤潮等问题也影响着贝类养殖。作为贝类养殖与遗传育种专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副所长、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张国范已经与它们打了40年交道。“大连1号”皱纹盘鲍是张国范的得意之作。我国鲍鱼养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主要进行一些育苗工作,但问题是养殖的密度高了、时间长了、温度一变化就容易造成死亡,在1991—1992年间就暴发了一次鲍鱼大规模死亡。
之后,张国范等人就开始研究杂交鲍,希望通过杂交技术,尽快解决暴发性大规模死亡问题。和鱼类不同,贝类几乎所有的种间杂交都比较难应用。“我们最初把本地的鲍鱼跟美国的鲍鱼杂交,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多年努力,张国范及其团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了皱纹盘鲍大连和岩手种群杂种优势组合,培育出了中国首个贝类养殖新品种“大连1号”皱纹盘鲍,在有效地解决了暴发性死亡问题的同时,还使皱纹盘鲍主养区从辽鲁南移到闽粤海域,成为我国独有的年产值逾百亿的皱纹盘鲍养殖新产业的种质基础。“大连1号”让张国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王军成:浮沉三十载,只为读懂海
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南海,蜿蜒数万公里的海面上,浮标星星点点;目前,我国在位运行的大浮标,95%以上是由王军成的团队提供。这些浮标已成为我国海洋监测体系的支柱。在细分领域,王军成被业内认为是“实现了我国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的突破”的人。
上世纪70年代,海洋仪器研发被国家部委提上日程。于是,王军成和同事们开始摸索着研究海洋浮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浮标工程研究的开拓者,他主持了我国各种型号的浮标研制,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建立了海洋动力环境浮标监测技术理论,推动我国浮标技术不断发展。1989年,他所在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制的第一台海洋浮标在北海投运。可靠性是浮标作为监测仪器的生命,但在复杂的极端环境下零故障是极难做到的。在青岛举办2008年奥帆赛前,国内外浮标生产巨头齐集青岛参加竞标,代表该领域世界水平的挪威浮标最终中标。挪威的设备到位后,进行海上试用,结果运行半年坏了两次。于是,奥委会决定改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浮标,这使得王军成和他的浮标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结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浮标经受住了考验,没出任何差错,最终成为2008年奥帆赛唯一指定浮标。
王军成的研究脚步并未就此停下,近年来,他将目光从海面投向了水下,向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究领域发力,开展了水下探测技术和船用气象测量系统等研究。
史伟云:一生甘做“光明使者”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史伟云长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针对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和角膜病诊疗技术落后两大难题,史伟云带领他的团队创造性地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
他被称之为“光明使者”。工作以来,史伟云已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一万余例,是国内极少完成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由于角膜资源匮乏,不少患者只能在漫漫黑暗里被动等待。这样的现实让史伟云无法安心,他必须要做点什么。史伟云带领团队陆陆续续研究了20余年的生物工程角膜。此前,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曾经推出了生物工程角膜的一代产品,但是它“不透明”,就像在眼球上打了个能看见的“补丁”,不好用。2014年,史伟云团队正式接手,以猪角膜为基本材料,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创造性地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所研制的生物工程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移植角膜透明,患者视力恢复快速。这也就是二代生物工程角膜。
作为一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划时代产品,它极大改变了我国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史伟云受邀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就生物工程角膜的研发与应用进行演讲,在国际舞台上将各国专家的目光引向了蓬勃发展的中国眼科事业。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6日讯出门坐公交,终于不用再多绕路了。李沧虎山路街道龙苑社区居民近日将一面锦旗送给了公交公司,并代表上万户居...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