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岛记者江海峰图/逄淑才(署名除外)
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多次使用月光宝盒回到过去,企图救回心爱的姑娘白晶晶。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渴望有这样一个月光宝盒,可以带你回到过去?今天又是“六一”儿童节,多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阳光下过着快乐的节日,是否也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关于儿童节的点点滴滴?下面,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一起走进曾经的年少时光吧。
■美食
糖豆手表和肯德基是奢侈品
70后和80后们过“六一”的年代,物质相对匮乏。生于1981年的市民叶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童年时代居住在小鲍岛一带。那时“六一”,他最难忘的就是爷爷带他吃泰山路微波烤肉。“那时候,小鲍岛所在的大港区域常有外国轮船停靠,舶来品微波炉传入青岛。爷爷虽然收入不高,但因为很疼我,也基本会把他的工资拿来给我买吃的喝的。”叶先生说,爷爷去世后,每当见到微波烤肉,他都会想起这个给自己诸多疼爱的人。
生于1985年的市民潘小姐,关于小时候“六一”最难忘的,便是妈妈给买的糖豆手表。“就是一个塑料手表里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糖豆,想吃的话,打开小表盘上面的盖,取一颗,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盖上。而且,这种糖只能分享给和自己关系最好的朋友,其他小伙伴是绝对不舍得给的。”潘小姐告诉记者,到她上小学的时候,中山路开了岛城第一家肯德基。“那时候能去吃一顿真的是十分奢侈的,但那年‘六一’,爸妈就带我去了。回来我就和没吃过的同学炫耀。”潘小姐感慨道,如今孩子们的生活好了,每天都换着花样吃,不会体会到那种只有“六一”才能吃到一样东西的心情。“那是一种很特别的期待,现在想想真的是太单纯太美好了!”潘小姐说。
如今岛城老城区的一些马路上,还残存着不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商店,门头都比较小,上面用油漆写着商店的名字,颇有一番历史的味道。就是这些小商店,曾经承载了80后和90后的美食记忆:烤鱼片、牛肉干、鱿鱼丝……一到“六一”,怀揣的零花钱就全变成一堆堆这样的零食。
■游戏
公园划船、过家家乐不思蜀
爱玩,是所有儿童的天性。关于“六一”,不少人的回忆和玩有关,而那些玩耍过程中,身边亲人准备的小礼物,又显得弥足珍贵。
出生于1984年的张鹏告诉记者,他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六一”时,父母带着他和哥哥到中山公园划船。“那时中山公园还是收门票的,在小西湖里划一次船也不便宜,父母那时的工资也不高,所以玩一次都觉得很奢侈。记得那时家里买了一台相机,碰到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父母都会给我和哥哥拍几张照片。”张鹏说,这些照片定格了他童年的美好。如今这些老照片都珍藏在家里,父母常常拿出来看,讲他和哥哥小时候的故事;而自己每当感觉精神压力大时,也会翻出来回味一下。
“我是1988年6月1日出生的,所以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也是我的生日。为了庆祝生日,父母都会带我到贮水山公园拍一张合影,记得那里有一条长长的大石阶。那时的妈妈还很年轻,如今妈妈年纪大了,容颜和身材也不复当年,但在我的心目中,她依然是当年女神的样子。”徐小姐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年“六一”父母都带她去拍照;如今她已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年“六一”,她会带着父母、丈夫和孩子,也来贮水山公园拍照留念。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年‘六一’,学校都会发一些小玩具,比如跳跳蛙、翻滚的小猴子等。那时还流行一种游戏过家家。”出生于1986年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家里有一张老照片,就是自己上幼儿园时玩过家家时拍的。“记得我当时选的是扮演售货员,我回家用纸做了一些水果,上面涂上各种颜色;还准备了一些空的饮料瓶,装上水;妈妈当时还给我做了一杆秤,上面认真地标上了刻度。游戏开始以后,我们把自己准备的百货,都放在桌子上,穿上售货员的衣服,开始销售商品。有人来买的时候,就象征性地给称一称,并象征性地把东西给对方,还象征性地收一下钱。现在想想很傻,但是当时可是玩得不亦乐乎,连价格都是自己随便编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当时还有不少同学扮演警察、医生等,给大家表演抓犯人和看病等。“现在每当看小区里的小孩玩过家家,我就会想起自己当年玩的这些游戏。想来它们真的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刘小姐说。
■演出
每个“六一”都在舞台上度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回忆里,学校、电视台等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演出是标配。额头上摁一个红点,两腮涂上大红圈,画上浓浓的眼影和眼线,眼前的小伙伴们立马就有了舞台范。而每当这个时候,一些文艺天分比较突出的孩子,便成了佼佼者。
出生于1981年的叶先生,当年在四方教工幼儿园上学。据其回忆,他第一次登台独唱,是在幼儿园大班时的“六一”文艺演出,演唱的曲目是电影《霹雳贝贝》的主题歌《好朋友贝贝》。“后来,在四方区少年宫白老师的推荐下,我去了四方少年宫合唱团。当时的合唱团里都是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而且大部分都是品学兼优的三道杠。我这个一年级,连歌谱和歌词都看不太懂的小不点,纯属破格录取,好在大家都喜欢我这个小不点,还被委以重任,担任合唱队的领唱。”如今回忆起那段在合唱团的经历,叶先生脸上都挂着微笑,“那是我一生中十分难忘的一段回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叶先生童年时期的每一个“六一”,都是在舞台上度过的。后来在参加文艺汇演的过程中,他又被青岛市少年宫的校长看中,吸纳到青岛市少年宫小海燕艺术团学习,并慢慢有了代表青岛市少年宫去参加全国比赛的经历。1991年,在文化部主办的“白银杯”全国小百灵赛歌会上,叶先生和他的小伙伴们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来山东电视台还邀请我们到济南录制歌舞节目。记得当时小伙伴们都很兴奋,我们还在演播厅拍了一张大合影。短短几天的录制让我们开拓了眼界,见了世面,演出效果也很理想,很好地提升了青岛少儿艺术的知名度。当时发了一个画框做纪念,虽然早已褪色,但我到现在都珍藏着。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昔日引领过我的老师,还有朝夕相处一起排练演出的小伙伴们。”叶先生说。
■检阅
国庆35周年参与少先队检阅式
“我关于‘六一’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加入少先队。”出生于1975年的逄先生告诉记者,他上小学时,加入少先队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记得应该是从二三年级开始选拔吧,一个班几十人,一次顶多选个三五人,‘六一’儿童节当天,就去学校的大礼堂,拿着队旗宣誓。要是谁戴上两道杠(中队长)或者三道杠(大队长)那就更神气了,要仔仔细细地用别针别在衣服的袖子上,如果换了件衣服忘了戴,都要立马跑回家再戴上。”逄先生说。
198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35周年,那年的国庆有隆重的阅兵式。为了庆祝祖国生日,那年“六一”青岛市的少先队检阅式也十分隆重。据逄先生回忆,那一年的检阅式是在位于沂水路17号的青岛老市政府门前举办的,市区的不少学校都选拔出了优秀的方队,有的打腰鼓,有的吹号,有的表演唱歌,有的走方阵,各显其能。
逄先生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表演,大部分学校都是提前两个多月就开始选拔少先队员,并排练。“那一天,老市政府门前挤满了来看热闹的市民,还有一些来看自己孩子表演的学生家长,大家整齐着装,喊着响亮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那是一种少年意气风发的气概,真的很震撼!”
逄先生说,那样的机会对不少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所以能被选上的学生自然是十分骄傲的。“那时为了准备这次演出,我们放了学就跑去操场排练,再苦再累也不说。现在想来,那种极强的仪式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让我们变得团结、向上又有朝气。长大后,已经很少再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有当年那种精神头了。”逄先生感叹道。
新闻推荐
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已满4年。北京市卫健委最新通报的数据表示,该市成...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