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充分发挥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优势,坚定不移地抓好青岛国际院士港这个高质量发展基因工程的建设。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已启用和在建院士科研和成果转化载体300万平方米,到今年底建成超过200万平方米,用于承载院士实验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
为加快培育构筑院士生态体系、经济成长体系和科技经典旅游体系,李沧区重点推进建设9个核心板块、3个协同板块、1个配套片区,加快构建“9+3+1”功能板块总体格局。
9个核心板块
1.“站”,院士工作站。已投入运营。占地88亩、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包括3栋高层建筑和26栋独栋院士楼,配套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打造综合性枢纽型院士工作站。
2.“加”,院士产业加速器。占地36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7万平方米。打造集约型的研发试验工场,助推院士项目成果转化“临门一脚”。
3.“院”,院士研究院。已开工建设,2019年底建成。占地182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承载院士实验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下一步,将东扩约180亩、南延约242亩。建成后,将连同院士港一期,形成占地近800亩的科研载体集群。
4.“产”,院士产业核心区试验区。规划占地3平方公里,作为院士科研成果产业化承载区。其中,占地147亩、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板块已开工,2019年底建成。
5.“坛”,院士技术论坛。已开展规划设计。占地186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涵盖会展中心、技术产权和期权交易市场、歌剧院、音乐厅、星级酒店等功能。
6.“金”,院士技术双创银行+。争取试点设立类似“亚投行”性质的国际法人银行,探索以院士信用和信誉、技术产权和期权等为担保或质押,给予优惠贷款、优先债转股,撬动创投风投资本。
7.“居”,院士特色风情居。为获得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突出成就或作出重大贡献的院士,个性化定制风情各异的院士居,打造新时代“八大关”。
8.“网”,院士综合服务网。统筹建设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民族风情等服务设施,构建国际化公共服务网络,塑造国际人文环境。
9.“荟”,院士顶尖荟。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超级数据中心、超级实验中心,形成顶尖人才、顶尖机构、顶尖数据、顶尖装置荟萃。
3个协同板块
1.丝路协创中心。已投入运营。面向“一带一路”,吸引各国的经贸、金融、科技等机构集中设立联络中心,推动院士科研成果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同时将院士项目所需的人才等资源引进来。
2.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已投入运营。依托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亚马逊AWS,为满足院士科研的大数据需求、院士项目成果的国际化推广需求等提供平台支撑。
3.青岛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投入运营。与中国邮政合作设立,为院士产业化成果对外互联互通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1个配套片区
院士智能制造产业区:围绕承接院士港项目成果转化、集聚智能制造产业,将占地15.7平方公里的楼山工业区,打造成青岛先进制造业基地、青岛国际院士港科研成果转换区。
新闻推荐
信报讯近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为有效解决各类保证金挤占建筑业企业流动资金带来的资金问题,自2018年10月份起,市...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