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记者徐玮苓
有人说“三分画,七分裱”,装裱的质量关系着书画作品整体的品相和存续时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装裱机开始在国内的装裱行业风靡,不少昔日的裱画师放弃了传统老手艺,但在镇江路街道汉口路社区,今年67岁的居民王月英依然用宣纸、浆糊,坚持着手工裱画的老手艺,并且免费教授居民裱画技艺。
每周一下午两点半,汉口路社区书画室就会聚集起一些居民,他们有的是年过古稀的老人,有的是在校大学生,但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王月英的徒弟。“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了解得太少,尤其是对装裱更是知之甚少。与冷冰冰的机器不同,手工装裱过程中,装裱师会再赋予作品生命力,可谓是二次创作,因此,我更希望我的手艺能传承下去。”言语间,王月英表达出对自己那份手艺的坚持,更流露出一种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信念。于是,在与汉口路社区商量之后,王月英便在社区开起了公益装裱课,不收取任何学费,并且一教就是17年。
王月英不是“专职”干书画装裱的,年轻时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当时在工厂工作,我的老伴当时在老四方区政府工作,1989年青岛市第一届糖球会,他负责书法绘画部分,有很多书画都没来得及装裱,很可惜,所以我老伴就想让我学习装裱。”王月英说,当时她一口就答应了,觉得书画装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于是,当时36岁的王月英开始白天工作、晚上学装裱,“我真的是零基础,起初是自己买一些书,照着书上的做,但是裱出来的画根本粘不住。”大概经过三个月的学习,王月英终于入门了,“那时候,我们家前面租给了一家家具店,晚上正好用家具店的桌子,铺上木板练习,有一次一个书画展上,要展览36幅书画作品,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我的姐姐一起装裱完,感觉自己终于熟练了。”王月英说。
为了更好地提升装裱技术,王月英还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位装裱师学习。“1991年初,我听说有个故宫博物院的装裱师来到青岛,多方打听,跟他见了一面,真是受益匪浅。”王月英说,她告诉半岛记者,她所装裱的年代最久远的作品是嘉庆年间的书画作品。一幅传统的裱画,她总结出5字步骤:“托、裁、镶、覆、装”。在手法和流程上,王月英谨守古法,坚信“慢工出细活”,“别人装裱一幅画可能快的只需要两三天,但我一幅画装裱好通常需要一个月。”王月英说,有很多书画作品年代久远,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王月英每次都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
王月英装裱字画的手艺好,靠着她装裱的字画,也认识了不少圈内的老师,随着口碑相传,很多人都找到她想让她裱画,“但是我是一名楼长,还是街道的一名市民街长,每天都要巡逻,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所以有很多人来找到我,我都拒绝了,但是他们还是相信我,所以宁可把画放在我这里,等上几个月,也不愿意找其他人来弄。”王月英说。
[社区达人]
▲王月英正在裱画。
▲王月英的裱画作品。
新闻推荐
诚然,公交车里上班族多,以前大家为赶时间偶尔把车厢当餐厅也可以理解,但车厢终归不是餐厅。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