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文/图半岛记者张海玉
“教书育人四十年,蚕丝吐尽蜡炬干。呕心耕耘硕果累,桃李争艳春满园。退休离开第一线,爱心助学誓不变。直至乘鹤西归去,发挥余热谱新篇。”这首朗朗上口的七律诗《爱心助学》,是钟家沟社区老党员钟兆学于今年春节期间写给自己的总结。短短几句话,凝结了老人呕心沥血在三尺讲台挥洒汗水的职业生涯,蕴含了作为一名党员热心资助贫困学子的大爱之心,让人肃然起敬。如今,85岁的老人因手术无法说话,但他仍心系寒门学子,坚持为祖国栋梁的成长贡献力量。
惜才如渴,早年用微薄工资帮助学生
5月6日,在崭新的回迁小区钟和嘉园,记者见到了钟兆学。由于无法说话,他与人交流只能以笔代言。受父辈的影响,他自幼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饱读诗书,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恩。参加工作后,更是努力上进,第一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他所任教和担任过领导的学校也获得了诸多荣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一直以来,钟兆学都谨记父母的教导,多位教育做好事。教学期间,他看到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就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来补贴他们。这一资助,就是一辈子。
钟兆学在青岛三十二中教学时,一名学生的父亲出海遇难,母亲常年患病,家庭状况捉襟见肘,学子面临辍学。惜才如渴的钟兆学得知情况后,骑自行车赶了40里路来到这名学子家中动员,还在以后的求学过程中给予对方很大的帮助。他找学校申请减免了该学生的学杂费,给他买书本,还将自己的细粮与学子带到学校的地瓜干、菜团换着吃,每天供他两碗菜,一直到学子初中毕业。那时,钟兆学的工资每月仅44.5元,资助学子就花费近15元。但他毫无怨言,并以此为乐。
退休之后,钟兆学仍在助学之路上继续前行,曾先后资助过幼儿园、初中、大学近30名学生,资助费用17万左右。至今仍然每年出资12000元帮助崂山一中的10名困难高中生和本社区的一名学子。
采访现场,虽然记者与老人没有言语的沟通,但从老人书写的字里行间能深深地感受到一名老党员所具备的一颗赤子之心。当记者为他竖起大拇指时,他用笔写下了这句话:“我做的只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为的是报答党的教育、培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写字交流,学子表达感恩之心
这么多年,受钟兆学资助过的学子很多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感念好人心的援助,并将爱心继续传承。有的受助者通过写信、发短信、到家看望等形式,表达对钟兆学的感恩之情。
其中一名学子给钟兆学发短信说:“我曾因家庭困难接受过您的资助,一直到现在我都心存感谢,现在我考取了医学院,选择了自己想学的专业。非常感谢老师的悉心牵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有能力之时,必当回报老师,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看到信息,钟兆学很欣慰很开心,他的大女儿代父亲回复道:“小杨同学,看到你这么优秀,懂得感恩而且没有辜负老人的期望,很欣慰!希望你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将来服务于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还有一名青岛大学的学生专门来到老人家里当面表示感谢。她与老人写字交流,场面十分温馨。一问一答间,学子介绍了自己的学业状况,感激老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还说自己连续三个学期拿到奖学金,平时也做兼职,自己完全可以承担生活费,恳请老人不要再继续资助,把钱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老人在纸上写出了自己对学子们的期盼,还嘱咐他们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协议捐献遗体,将公益做到底
钟兆学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如今还和青岛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还写了《最后的话》,告诫子女将来自己过世后一切从简,把政府补贴的丧葬费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发挥最后的余热,报答党的恩情。
对于今后的打算,钟兆学坚定地写道,生命不息,资助困难学生不止。不仅如此,他还要多做一些实事,打算重阳节看望社区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春节,为社区居民义务写春联,将爱心奉献到底。
钟兆学
新闻推荐
“辣手”摧树 ●市民:如此采花,令人心疼●部门:已喷农药,慎采慎食
半岛记者王滨报道进入5月,岛城漫山遍野的槐花盛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市民为了采槐花,对...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