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5月13日讯 “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完全自助式,而且很流畅、很高效。”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徐师傅发现,码头上的“大型机器人”抓取集装箱时,不需要等待操控室确认,而是自动进行识别确认。这座亚洲首个、世界领先的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上,又添了一处智能装备:新研发的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在全球港口首次实现了陆侧全自动收箱作业。
在码头上,轨道吊车从集装箱卡车上抓取集装箱时,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全自动化交互作业,是全球港口一直未解决的行业难题。因为集装箱与卡车一旦没有完全分离,轨道吊车装卸集装箱时容易造成卡车被吊起事故,存在安全隐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团队通过研发机器视觉集装箱卡车防吊起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集装箱卡车防吊起自动识别。这项新突破,让这座自动化码头的“全自动化”范围再次延展,从码头卸船作业一直延至陆侧区域。这样一来,码头收箱作业避免人工介入,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解决了行业难题。
同时,码头作业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以往,卡车司机需要停顿1分钟,等待操控人员确认,如今基本实现了 “零待时”。按照2018年自动化码头出口约40万自然箱计算,机器视觉集装箱卡车防吊起系统的应用,每年合计至少为卡车司机节省时间7000小时。
今年5月11日,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两周年。两年来,自动化码头不断坚持用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化生产。两年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团队不断优化升级生产系统,软件系统累计完成升级80次,优化功能847项,新增双吊具卸箱、轨道吊重进重出、闸口车队智能管理等功能,不断优化AGV路径智能算法,增加AGV大距离斜行和U型弯路径,持续升级自动化码头的信息系统,完善设备技术性能、提升码头生产效率。
当前,自动化码头的平均单机效率已由开港运营之初的平均单机装卸效率26.1自然箱/小时,达到36.1自然箱/小时,并不断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2018年12月31日,创出了单机平均效率43.23自然箱/小时的最新世界纪录。开业以来,已开通航线16条,作业船舶1430艘次,作业箱量突破210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保持100%。(记者 黄飞 通讯员 刘春修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张兴超—— 手术台上救人,手术台下助困
半岛记者王鑫鑫当你打开最新出版的“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版本”,你会惊喜地发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拯救“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