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03年初次踏足中国;他,2017年正式定居青岛;他,是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博士生;他,是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委员会的山东委员——他就是要在青岛闯出一番天地的韩国友人朴址镐。4月19日中午,记者在连云港路7080中心见到了朴址镐。
医学生跨界玩人工智能
“上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我还是一名在中医院实习的学生呢!”朴址镐操着流利的中文与记者交流。朴址镐2003年第一次踏足中国,就爱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2004年,他以交换生的身份赴山东师范大学学习,此后又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朴址镐接触到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锦标赛,并被深深打动。 “放弃多年所学确实不舍,但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魅力后,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加入这个事业。”朴址镐说,“我看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咱们青岛不是刚提出‘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么?人工智能的未来在青少年一代,我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机器人,学习机器人知识。 ”
要把国际大赛引进青岛
朴址镐说,自己在山东生活了十几个年头,期间也去过很多城市,但发现最适合自己和自己当前事业的,还是青岛。“青岛是山东的大门,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人工智能领域,青岛走在前列。而且这里距离我的家乡更近,从青岛往返韩国特别方便。 ”
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锦标赛由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去年12月,第二十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锦标赛在菲律宾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1000多名选手。朴址镐将今年大赛山东赛区的主赛场设在了青岛,未来,他更是计划将该赛事引入青岛举办。 “去年青岛成功举办了上合组织峰会,城市的活力彰显无遗。 ”朴址镐表示,他希望通过这一赛事,不但能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还能带动旅游、教育、消费的发展。
第一次吃到大锅蒸海鲜
朴址镐的妻子是威海人,两人相爱于他在中国留学期间,2015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我妻子跟着我一起到青岛定居了,我们喜欢这座城市,平时经常会到海边漫步或者去爬山。 ”聊起妻子,朴址镐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目前妻子在一家医疗机构做小儿推拿,很受欢迎。
“特别喜欢青岛这座城市,虽然在韩国也有很多海鲜,但直到来青岛,才知道海鲜还可以这样吃。”朴址镐说他特别喜欢青岛的美食,曾在青岛朋友的带领下,提着从市场买的海鲜到啤酒屋大快朵颐。“我第一次吃到大锅蒸海鲜,上面是海鲜,下面炖着鸡肉或鱼,真是太赞了。你们青岛人真会吃!”朴址镐笑道,自己去年回韩国时,带着青岛特有的脂渣和流亭猪蹄,特别受欢迎。
喜欢青岛这座城市的不单单是朴址镐,他的同事、同样来自韩国的禹贤也是如此。 “青岛人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平时感觉他们并没有把我当做外国人,我在青岛交了很多朋友。 ”禹贤说。
记者 衣涛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昨晚在市人民会堂启动年度音乐讲座,此次讲座以《如何听懂交响乐中的旋律与和声、节奏》为主题,第...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