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岛第一条带有线路号的公交营运线路,1路线留存在每一位老青岛人的城市记忆中。自开通线路以来,它与共和国同成长,见证着青岛这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化。在青岛公交集团,有这样一对公交父子兵,他们在1路线上接力服务乘客近60年,从一轮方向盘上感受着时代的巨变,也在时代的影响下用一轮方向盘创造出幸福生活。
曾因客流大实行双车对发
今年78岁的田明仲是现1路驾驶员田世生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从陆军某部退役,分配到公交集团,成为1路公交车驾驶员。“当时市区面积小、公交线路也特别少,为了照顾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1路线比现在长很多。”田明仲告诉记者,1路线早期曾几经调整,自己驾驶时单向行驶路线比现在长近一倍。“现在的1路公交从四方发车,经过抚顺路、莱芜二路等站点,到湖北路就结束了。那时候要从湖北路继续往前跑,经过大窑沟、泰山路等地,顺着华阳路、长春路汽车站回到四方。”田明仲回忆,当时的1路线始发站旁矗立着第五百货商店,途经威海路和中山路步行街等众多黄金地段,是许多市民“挤都挤不上去”的公交线路。“当时赶1路公交,车门只要不关上就一直有人往里挤,有时候车都要起步了还有乘客扒住门往上挤。”因为客流量太大,那时的1路实行双车对发,两辆公交车同时从始发站出发、发往相反方向,最后同时回到场站。上世纪80年代,公交线网优化升级,1路线由原来的大环行线路变更、缩短,仅保留由四方发至湖北路的一段并一直延续至今。“改线后,新的1路仅保留了当时一半的线路,另外一半线路的站点则大部分得到保留,变为21路线。”田明仲回忆道。
没想过能当上驾驶员
田明仲的儿子田世生是现1路线驾驶员,从业20多年,他凭借自身的勤恳踏实从众多驾驶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青岛市“工人先锋”。他告诉记者,从未想过能当上驾驶员,是时代给了他机会。田明仲被分配到青岛公交集团驾驶公交车,身在文登老家的田世生听后羡慕不已,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因为我家是农村,没有城市户口,因此也不能学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调整了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当时,田世生正处在职业选择的交叉口,政策的颁布给了他巨大惊喜和希望。“这件事直到今天我都觉得特别感恩,这是时代送给我的礼物。”来到城市工作的田世生对机会倍加珍惜,他从乘务员做起,在还未从事驾驶员岗位时就向老师傅们虚心求教,仔细了解车辆构造,反复琢磨服务技巧,提高各方面技能,最终顺利接过父亲手中的方向盘,成为一名1路公交驾驶员。
畅谈公交近60年发展变化
采访当日,田明仲、田世生父子坐在一起,畅谈公交近60年的发展变化,两人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这种变化真是想都不敢想。”田明仲曾驾驶过五种车型,有些车型的名字至今都能叫上来。“最开始开的那种车叫‘布拉克’,车头是尖的,带拉门。后来我还开过‘吉姆西’和‘伊卡路斯’两种外国车。”田明仲回忆,上世纪70年代前后,这些带着“洋名”的车型陆续淘汰,“解放号”公交车投入到1路线使用。随着时代发展,车型不断变换,铰接式公交车、新式柴油车、中巴客车等车型陆续出现。
“2018年年初,青岛公交集团大面积更新纯电动公交车,这批纯电动公交要比市面上很多轿车的系统更为先进。”田世生告诉记者。说起新式公交的优点,田世生滔滔不绝,田明仲不禁感叹:“现在的驾驶员真是太幸福了,赶上了好时候!”
时代发展下的幸福缩影
除了田明仲、田世生父子二人外,田世生的妻子、妹妹均就职于公交集团,因为与妻子共同当选公交集团劳动模范,田世生和妻子张建梅这对“劳模夫妻档”曾一度成为全集团的佳话。
“时代发展太快了,有时候你刚搞明白这个车型的结构、技术,另一种新车型又来了,无知的感觉太难受了,你得逼着自己去学,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田世生赶上了好时代,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他。“我一个农村孩子,能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家和稳定的工作,我觉得很知足也很幸福。”现在,田世生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听父亲回忆关于公交的老故事,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他们是被时代推着走的一代人,也是时代发展下的幸福缩影,一家人凭借勤劳质朴的实干精神立足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徐美中
新闻推荐
早报4月14日讯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14日上午,城阳区国城路小学一年级学生来到青岛公交轨道巴士公司有轨...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