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魏海洋
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中小学生里的“公主病”“王子病”咋治?4月12日,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从课程入手,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要实施载体,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融入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融入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
《意见》明确了劳动课时安排,提出首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各个专题的课时安排,单独安排信息技术课程。提出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或劳动周。支持各地根据教学实际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
《意见》规定了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着眼培养基本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基本劳动能力,采用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教育。高中阶段,着眼增强职业体验,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采用党团活动、学生发展指导、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形式开展教育。
各学段劳动教育要求不同
在课时安排上,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两周不少于3课时;普通高中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
在成果要求上,小学学生:1~2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1件劳动技术作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3~6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自主或合作均可)、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高中学生: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方案、研学旅行方案3项研究成果;高中三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
■相关新闻
青岛艺术学校分校
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揭牌
□半岛记者丁霞通讯员张业明报道
本报4月12日讯4月12日,青岛艺术学校分校暨青岛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
据了解,今年3月2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功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230亿元。其中,青岛市教育局与新区管委共建青岛艺术学校分校暨青岛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项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新区管委战略合作项目,两大教育合作项目成功签约。青岛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位于凤凰岛旅游度假区银沙滩路,占地面积130余亩。将满足西海岸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服务青岛西海岸新区“音乐之岛”建设。
新闻推荐
信报讯4月10日21时25分,城阳公安122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在城阳区源头社区东西路上两车刮擦,夏庄中队接到指令迅速赶到现场...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