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青岛市人社局发布2019年一季度本市就业情况。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等情况,本市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就业工作温暖开局。2019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9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
城镇新增就业18.9万人
从就业看,1~3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9万人,同比增长13.7% 。其中本市劳动者就业10.7万人(本市城镇劳动者就业5万人,本市农村劳动者就业5.7万人),同比增长13.6% ;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8.2万人,同比增长13.8% 。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
从失业看,1~3月份,新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1万人,同比下降6.1%。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 ,较去年同期降低0.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吸纳就业保持增长。1~3月份,服务业吸纳就业12.4万人,同比增长15.2% ,占65.7% ,所占比例上升0.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吸纳就业0.3万人,同比增长10.2% 。同时,制造业吸纳就业4.6万人,同比增长6.7%,占24.2% ,所占比例降低1.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继续发挥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
1~3月份,民营经济吸纳就业14.9万人,同比增长12.4%,占78.8%,所占比例降低0.9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吸纳就业0.2万,同比增长66.9% ,占1.2% ,所占比例上升0.4个百分点。而国有集体企业吸纳就业1.1万人,同比下降13.8% 。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1.1万人,同比下降8.5%。
外来者来青就业8.2万人
1~3月份,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2万人。发放创业补贴资金1.7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9亿元。
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工资稳步提升。1~3月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为4537元/月,同比增长9.8% 。其中,制造业平均招聘工资4697元/月,同比增长8.1% ,服务业平均招聘工资4347元/月,同比增长10.2% ,有利于吸引外地人才来青就业。
城市吸引力进一步增强。1~3月份,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8.2万人,同比增长13.8% 。其中,首次来青就业的外来劳动者3.5万人,同比增长10.5% 。从学历看,1~3月份,来青就业的外来劳动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万人,同比增长17% 。
吸纳就业单位同比增22.9%
随着本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深化,新动能行业就业不断扩大。一季度,通信设备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软件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分别同比增长34.6% 、16.1% 、7% 、6.7%。
市场主体增加拓展了新的就业空间。
本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促进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增加。一季度,全市吸纳就业的单位共计4.7万个,同比增长22.9% ,其中初次吸纳就业的达1.1万个,同比增长45.2%,市场主体增加拓展了新的就业空间。
一季度,为助推企业发展,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各级人社部门积极作为,主动对接企业和劳动者,密集开展了民营企业招聘月暨春风行动、企业高校行、到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开展招聘洽谈对接等活动,搭建起人力资源信息供需对接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的矛盾。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招聘岗位14.9万个,同比增长5% ,其中制造业岗位需求6.9万个,同比增长11.3% ,拉动制造业吸纳就业稳步增长。
◎延伸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
下一步,本市将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 ,降低企业成本。根据省统一部署,及时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 。
摸清底数,为企业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建立就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企业活动,实施“人力资源输入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快培养知识型 、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劳动者服务满意度。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一次办好”改革,优化本市营商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上申办 、网上审核、网上办结,提升服务效能。
城市信报记者 罗敏
新闻推荐
青岛日报评论员当前,领导干部中有这么两种倾向尤其值得警惕:一种是不作为,一种是乱作为。不作为,不是实干;蛮干、乱...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