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青岛人于洪杰和几个合伙人在前湾保税港区注册公司,做起了意大利进口葡萄酒和食品生意。从企业一无所有到成为中意起泡葡萄酒贸易行业领头羊,十年时间,祖国的强大和开放影响着他的生活和事业,他也在用更优质更低价的商品回馈着祖国。
顶着问号赴意收获叹号
2008年底,34岁的于洪杰注册了青岛朗维卓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准备做进出口生意,他发现市场上的起泡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决定做意大利进口起泡葡萄酒,所有人都认为他“走错了”“走不远”。首次赴意的于洪杰四处碰壁,头顶着无数“问号”艰难地前进。“我来自潜力无限的中国,我相信这就是我的机会。”于洪杰说。
作为进口意大利葡萄酒的首批中国商人,于洪杰2010年只进口了两万瓶酒,终端销售价也定在了每瓶50元以内,市场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一年只卖了一千多瓶酒。2013年,国家政策调整,大批哄抬价格的进口酒商不断倒闭,而坚持低价走市场的于洪杰迎来了春天,一年销货量达到了60万瓶,进口起泡葡萄酒量中国第一。这时候,意大利经受着经济危机的困扰,酒庄大量倒闭,与于洪杰合作的酒庄因为有中国市场的支撑反而逆势上涨。“那时候走到哪腰杆子都倍儿直,我感觉我头顶原来的问号全都变成了叹号,那种幸福感是前所未有的。”于洪杰笑着说。
国家更开放政策更务实
“每次国家政策的调整都让我们这些小微企业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于洪杰告诉记者,2014年于洪杰加大进口量,所有存款加上部分借款全部投在扩大进口,但资金仍有缺口。2014年8月,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他第一天就跑到银行申请贷款,无抵押无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在看了公司业绩后爽快地贷给他20万元,这笔钱给了他很大帮助。
政策的红利还体现在进货速度上,2008年,从通关到最后拿货,进口一瓶酒需要一个月,一旦某个环节耽误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如今,这个过程最快时只需要两天,拿到货的速度比国内进货都快。
拿出低价优质食品惠民
“国家越开放说明越自信,政策惠及到了我们这些贸易商,也让我们行走在异国他乡时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力量,现在就想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祖国。”于洪杰说,如今他坚持优质进口商品低价销售,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负担。“我们对合作酒庄有两个基本要求:在当地口碑要最好,这代表着品质优异;产量要大,因为中国市场非常大。”除了酒,于洪杰下一步准备筛选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意大利优质食品,同样选择低价走量。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宋新华
新闻推荐
市京剧院“五一”演出计划出炉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