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推出青岛市老楼装电梯系列调查报道以来,许多读者纷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或咨询相关政策,或打听成功经验,或为老楼装电梯献言献策。青岛市崂山区颐景园小区3号楼新安装的电梯即将启用,住在这里的徐女士分享了装电梯的成功经验。
邻居和睦是关键
“我们小区是2000年交的房,如今已经快20年了,每栋楼基本都是6层,中老年住户居多。 ”徐女士说,她家住的3号楼属于小区的北边位置,再往北紧靠着香港东路,自小区建成时她便住在这里。
“我今年快70岁了,住在6楼,每次上下楼都感觉非常累,也很不方便,要不是能安电梯,我也考虑换房了。 ”徐女士说,“我们单元一楼是网点,现在有一家公司在这里办公,2楼到6楼一共住着10户业主,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业主都是第一批搬进小区的居民,这么多年基本没有换过,平时大家都比较熟悉。 ”之所以能达到100%的同意率,主要是大家邻里关系处得比较好,大家都很通情达理,“其实,让不受益的一方同意这个事儿确实也不容易,但是邻里之间有了感情大家也就都给予了支持,我们楼上的居民也很感谢1楼、2楼的住户。 ”
账目清晰意见统一
从2017年开始,徐女士就和邻居们为装电梯的事儿忙活了起来。 “其实对于装电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我们多次讨论,最终全员通过了一个按照系数分配的方案。 ”徐女士说,“1楼、2楼不拿钱,安装费用由3楼到6楼的8户业主出资,根据预算费用,3楼住户所交费用系数为1,往上每一层系数加0.4,也就是说4楼住户交3楼住户的1.4倍安装费,5楼住户交3楼住户的1.8倍安装费,我住在最高层,我和对门邻居要交的费用就是3楼费用的2.2倍。 ”这样做最大化地保证了各户的利益,因为楼层越高受益越大,相对付出也要越多,对于日后电梯产生的使用维护等费用,大家也都打算按照系数分配的方式来解决“钱”的问题。
一切按照程序办
“解决了意见和钱的问题,我们又开始了办手续的过程,我们首先联系到了崂山区房管局的物业办,因为需要事先报备,他们的工作人员来实地考察了一番,同意安装后,我们提供了所有业主的房产证、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签字后等待规划局审批,审批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徐女士说,因为政策实施不久,很多手续她和邻居们都是现学现办,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一开始想得比较简单,施工后才发现我们要安装电梯的位置地下还有管线,需要先将管线迁出,这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徐女士说,为了迁管线,她和邻居们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多都是个人联系的燃气、供热、污水处理等部门来现场考察。 “从去年8月正式开始施工,到现在安装接近完成,我们觉得付出的这一切都很值得,小区内有很多其他楼座的居民也来问我们的安装经验。 ”
“现在大家为安装电梯已经花了50多万块钱,政府的20万元补贴资金还没有到位,希望补贴尽快到位,让大家减轻一下负担。”徐女士说。 记者 蒋南
新闻推荐
本报4月4日讯4日,英国电影协会与英国伦敦制造传媒公司到青岛东方影都进行访问,并举行了电影合作洽谈会。会上,青岛灵山湾影...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