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为了保障职工基本的劳动权益,规范市北区劳动用工环境,3月27日下午,市北区总工会、市北区人社局、市北区工商联共同举办的市北区集体协商“1+3”集体合同集中签约仪式在橡胶谷工业园启动。当天,共有21家规模以上企业参加。据市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将为全区广大企业提供示范导向作用,有利于规范市北区劳动用工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推动劳企双方共赢。
记者了解到,“1+3”是指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权益、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保险等事项通过协商订立书面协议 ,并在区人社局备案。
据了解,今年市北区总工会还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30家基层工会按照“六有”要求打造工会活动阵地,重点打造富尔玛集团、雄峰实业、恒福物业3家民营企业工会示范点,7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示范点。
同时,打造市北区职工维权联动闭环工作体系。整合工会维权中心、律师团、人社局、法院维权工作资源 ,建立工会法律维权、劳动仲裁预先调解、法院委托劳动争议调处三位一体维权体系,聘用工会律师服务团派驻进场,无缝覆盖职工维权诉求渠道,确保职工在任一维权节点都能得到工会法律援助服务。
据悉,市北区将开展市区级工人先锋(号)评选工作,评选区级工人先锋号各40个,培育劳模创新工作室10家,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对首次参加疗休养的劳模相关费用拟由区总工会承担。此外,市北区还计划培育青岛市职工书屋4家,争创全国职工书屋。大力抓好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培训职工5000人。安排职工疗休养1500人,试点将一线公务员纳入疗休养范围,制定推进疗休养普惠制的政策措施。
(城市信报记者 张鹏)
新闻推荐
“55条”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出台政策“八面”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3月27日讯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降本增效、创新创业、产业升级、招商...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