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隔辈亲 智慧爱 七步养成好习惯 市南社区教育银龄学堂开讲 助力发挥隔代教育优势

来源:青岛晚报 2019-03-28 06:46   https://www.yybnet.net/

为提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科学育孙水平,发挥祖辈隔代教育优势,3月20日下午,在青岛书城一楼城市讲堂,市南社区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市南社区教育银龄学堂“隔辈亲智慧爱”第一期隔辈教育讲座举行。由山东省微习惯养成专业讲师牟庆芳带来的《微习惯助力孩子养成好习惯》讲座,吸引了市南区4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80余名祖辈家长参加。

新时代祖辈要给孩子科学的爱

“对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帮助孩子快速有效养成好习惯。”讲座一开始,牟庆芳老师先强调了习惯对低龄段孩子的重要性。为了增加现场的趣味性,他跟到场的祖辈家长们做了一个小游戏。他首先邀请到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猜测自己一分钟可以拍手多少次,然后再计时让大家现场计数。不同于很多老人猜测的100多次,一分钟下来多数老人可以达到200次以上。“这个游戏就是告诉我们爷爷奶奶们,不要忽略了孩子这么小的年龄能完成的事情、能够达到的能力。在隔代抚养中,最常被大家诟病的就是过度溺爱、过度包办、过度保护。”他借助小游戏鼓励到场的祖辈家长,作为新时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厘清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样的亲才是真正的亲,给孩子提供科学的爱。

结合到场老人家中孙辈不同的学段,牟庆芳分析了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孩子应该养成的习惯。“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用餐习惯、早睡早起习惯、整理书桌习惯、讲卫生习惯和阅读的习惯。”考虑到现在很多父母上班忙碌,孩子基本是老人在照顾,他特别强调了生活中用餐习惯的养成。“很多孩子一日两餐甚至三餐都在老人家吃,用餐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孩子进入小学后其他习惯的形成和规矩遵守意识的培养。”坐端正进餐、饭前一小时不吃零食、不能只吃肉不吃菜……这些基本的要求,其实背后强调的是规矩。

建立劳动习惯提升自理能力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则要养成阅读习惯、劳动习惯、认真写字习惯、时间管理习惯、遵守纪律习惯、认真听讲习惯和做计划的习惯。“很多孩子到了一二年级差距逐渐拉大,这是阅读量差距造成的结果,阅读带来的是知识量的提升和眼界的提高。”现场很多老人提出了家中孩子作业拖拉的问题,对此,牟庆芳介绍,对于马上上小学的孩子,时间管理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看日历认钟表、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一个计划表贴在墙上。“吃饭、阅读、看电视、游戏,孩子做每件事情,都要与他强调时间的概念。每天晚上睡前,问问孩子觉得一整天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什么,第二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引导强调孩子认识轻重缓急,帮助他先做重要的事情。”

在讲座中,牟庆芳还特别提到,一二年级孩子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培养。“现在大部分孩子缺乏劳动教育,劳动带来历练、磨砺、挫折和成长,在成长中孩子会体会到甘和甜。”他介绍,幼小阶段劳动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把劳动变成游戏的方式来实现,通过竞赛比拼让孩子喜欢做家务,从力所能及的刷碗、扫地、端盘开始做起。孩子一旦建立起劳动的习惯,实际就建立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很多家长等到高年级发现孩子不独立不自理的问题时,其实已经晚了。所以要在低年级通过劳动习惯的养成,提升独立自理能力。”

30天习惯养成分为五个阶段

介绍了习惯的重要性和不同学段需要养成的必要习惯,牟庆芳又将习惯养成分为五个阶段,一一解读每个阶段的注意事项。“习惯养成需要30天,前3天为全速起跑期,都说三分钟热度,其实就是这个阶段,孩子会觉得做一件新鲜事很好玩。”鸡血期激情过后,接着进入4到10天疲惫放缓期,这时孩子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11到15天为过渡期,这阶段孩子又开始觉得这件事情还不错,可以继续去做。”16到21天为颠簸期,这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孩子会觉得重复做一件事情很无聊,更考验的是家长,这也是家长容易产生妥协念头的阶段,习惯断送最可能在这个时期。21到30天为稳定期,孩子度过21天后基本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等到孩子可以自觉、自主、自动完成某件事情时,就意味着这个习惯养成了。

“家长对孩子习惯的养成不能太苛刻,在习惯养成过程中要给他自由度。”牟庆芳说,如果家长一开始就布置太难的任务,孩子明显不能完成,那么这个习惯必然难以养成。“家长要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标太高会给孩子更多的挫败,养成习惯要从小从微量开始,家长更应该关注长时间的坚持。不要过度注重任务本身,而应该注重习惯。”他举了一个例子,以6岁的孩子为例,每天背一个单词,坚持500天,就可以掌握500个单词。孩子拥有的最多的就是时间,小的微量的任务持之以恒,最终也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

七步养成法助力好习惯形成

现场牟庆芳还教给祖辈家长们习惯的七步养成法。第一步要选择微目标,制定每天计划。第二步明确依据,纳入日程。“比如说家长与孩子约定,每天完成作业后10分钟内做阅读,这并不意味着这10分钟内要全部阅读,只要孩子完成了既定任务,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第三步为设置奖励,提升成就感。他解释,孩子的成就感一方面来自自我满足,另一方面来自外界家长给孩子的奖励。“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要多奖少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置游戏化的积分奖励,让孩子攒够一定积分就可以兑换礼物,让孩子明白奖励不是白给的,而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第四步是记录、总结完成情况。“时间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长和改变,真正能够鼓励他的就是这种改变,记录和总结这种巨大反差,会给孩子形成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帮助他将来更好养成其他习惯。”牟庆芳介绍,第五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一定从简单开始,从微量开始,让孩子可以轻松达到,达到后不断增强信心。第六步则是服从微目标,不好高骛远,他提到,习惯养成中很多家长会忍不住将孩子目标不断提高,但家长要时刻谨记,给孩子设置的目标要能轻松达成,不要随便提高孩子的目标。即使确实有必要提高,也要充分跟孩子沟通,尊重孩子。获知孩子的意见,同时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意思,建立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提高。最后一步是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提升专注力

在互动交流中,很多老人提到孩子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讲座最后,牟庆芳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共同学习了提升专注力的几个简单小方法。对一二年级孩子来说,想要保持专注,只要一直盯着老师的眼睛和嘴巴看,前者获得与老师眼神交流,后者可以更好了解老师在说什么,有了这两项,基本就可以保证不走神。

在专注力的提升上,其中,视觉专注要求家长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眼球,比如看书时用手比着书引导眼睛。他现场教给了老人固点凝视法、方格法、对角线运动、眼部肌肉训练法等几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针对孩子的听觉专注,他则告诉祖辈家长们,可以通过读数练习,帮助孩子提高听觉专注度。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晓雨

新闻推荐

市博物馆展出王君山水画

早报3月27日讯29日上午10时,茹古涵今——王君山水画展暨《王君山水画集》首发式在青岛市博物馆(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开幕,此...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隔辈亲 智慧爱 七步养成好习惯 市南社区教育银龄学堂开讲 助力发挥隔代教育优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