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27日讯 身穿旧衣裳,头戴安全帽,三两成群徘徊在集市周边,伺机兜售“古董”。殊不知,他们口中所谓工地里挖出的“古董”成本仅几元钱,却卖数百元的价格。近日,城阳警方抓获6名冒充工地工人兜售假古董的嫌疑人。
偶遇“工人”以为捡到宝
今年3月初,市民张先生到城阳批发市场附近赶集,逛到日用百货摊位时,一名工人模样的男子突然上前搭讪,询问“要不要古董”。什么?古董?哪来的?见张先生感兴趣,对方表示,自己是附近的工人,最近在工地施工时意外挖出几件“宝贝”,趁工友不注意,悄悄收了起来。
男子将张先生拉到偏僻角落,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竟是一团报纸,打开,里面有几件泥质器具。 “真的假的啊! ”张先生有点怀疑。 “这还能假! ”对方指了指身上满是灰尘的建筑工人装束,接着称,见到就是缘分,张先生想要,价格可以商量。
经不住男子推销,一番讨价还价后,张先生以不到千元的价格买下几件。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看,哪成想,这些泥质器具一沾水便开始脱皮。越想越不对劲,张先生急忙返回原地找到男子,要求退货,双方争执期间对方溜之大吉。张先生随即报警。
嫌疑人专挑中年男子下手
城阳市场派出所办案民警说,近期,警方接到多起类似报警。分析特点,作案人都伪装成工地工人,谎称施工时挖到“宝贝”,作案地点集中在批发市场周边。民警遂前往附近蹲点守候,但由于市场周边人流众多,且嫌疑人流窜作案,一连数日未发现其踪影。
3月19日,市场周边集市上,两名男子举动异常引起民警注意。两人身穿建筑工人服饰,一双眼睛盯着来往人群,见有中年男子路过,便主动上前搭讪。民警迅速上前将人控制住,果然,他们就是那伙专卖“古董”的“工人”。
根据两人交代的线索,民警在一小旅馆内将其余4人抓获。经审查,6名嫌疑人对利用假古董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已被刑事拘留。嫌疑人称,之所以挑选30岁到50岁的男子下手,是觉得这个群体的中年男性有经济基础,且很多喜欢收藏一些小物件。
切莫贪图小便宜上当受骗
几名嫌疑人交代,假古董是他们从河南购买带来的,看似颇有年头的酒杯、玉璧、菩萨等“古董”,其实材料都是普通的石头、玻璃、树脂、铁或塑料,每件成本不超10元。
警方调查了解到,6人于今年2月底来到青岛,每天穿着“工作服”早出晚归,操着外地口音,游荡在各个区市寻找目标。他们谎称是工地工人,遇到感兴趣的市民,就找个人少的地方,与对方讨价还价。价格上,每件“古董”售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
民警提醒,路上遇见以各种理由兜售古董的陌生人,市民一定要注意防范,不要轻信对方的花言巧语,切莫因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栾云海实习生 孟超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张海玉整理又到了“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补助”发放的时候,请符合条件的老人,于3月10日至4月30日持身份证到...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