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明带领海丽雅集团为多个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配套研发特种绳缆。文/图半岛记者刘笑笑实习生邓杰秋
她,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织绳子工人。后来临危受命,让一个濒临破产的老企业起死回生;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是把扎头绳、做在春秋裤上的腰绳,变成了用于航天、海洋科考的特种绳缆。她叫张旭明,是青岛海丽雅集团的女掌门人,被业界称为“中国绳王”,曾荣获中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被逼出来的成功转型
在市北区大沙路上,海丽雅集团的几家子公司仍在这里办公。不起眼的老建筑,让从这里经过的人很难注意到它。事实上,这家企业已经历97年的风雨历程。今年55岁的张旭明,1981年进厂时是一名普通的织绳子工人,之后逐步做到车间主任、计划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厂长,最后到今天的董事长。1998年她临危受命,担任了公司的总经理,面对产品滞销、职工五个月发不出工资、资不抵债、陷入濒临破产边缘的情况,张旭明进行大胆突破,关、停、并、转了与企业毫无相关的九家子公司,把所有的人力、物力,用于研发和生产特种绳缆方面,由原来每根三毛六分钱到每根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当初这么做就是为了这个企业能活下去,也是被逼出来的。坚决不能再去织三毛六分钱的那根绳子了,再干我就关门了。”张旭明说,原来厂里没有几个技术人员,她就发动全厂一起创新。无论你是做什么工种,哪怕你是一个打扫卫生的,你只要能创新,我们就以你的名字来命名。最后,他们将目标瞄准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市场空白的特种绳缆。很快,张旭明又碰到了新的难题——没有人敢用国产的绳缆。“为了让科学家们相信我们的绳索达标,我们就免费送给他们去实验。”张旭明说。同时,他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特种绳缆走出国门。
创下四个“中国第一”
在位于海丽雅集团二楼的产品展览区,有上百种最新研发生产的绳索产品,其中就有用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特种绳缆。张旭明回忆,当时海丽雅接到了“蛟龙号”9000米救生绳的生产任务,国家海洋局要求绳缆在减小直径、减轻重量的同时,断裂强力还不能低于同直径钢缆。攻坚小组的研发人员两个月里几乎都吃住在工业园,不断做实验。看似一根普通的绳缆,但制作过程却需要十几道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又要经过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试验。经过日夜奋战,海丽雅提前两个月研发生产出达标的绳缆。
如今,海丽雅的特种绳缆创下绳缆界的中国深度、中国精度、中国温度、中国强度四个第一,成为自身细分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头羊。由海丽雅研发生产的特种绳缆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拥有六个子公司,从事海洋、军工、应急安全产业三大业务板块,拥有专利1600多项,是全国专利申请50强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国家五项标准制订。
“从扎头绳到特种绳缆,我对绳子怀有极深的感情,更对我们的企业怀有极深的感情。”张旭明给自己、也给企业定下了一个目标:为打造海丽雅长寿基因而努力,在为国家建功的路上再立新功。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3月5日,CBA联赛常规赛第43轮展开7场角逐,辽宁在缺失内线核心韩德君的情况下客场不敌吉林,“领头羊”广东做客浙江...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