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日本一张请柬救友人
吕美荪故居(油画)董良音作
吕美荪赠予刘季三先生的两本作品
《瀛洲访诗记》(邹勇先生藏)
北洋女子公学旧照
吕美荪赠孟亮思作品
流转倦劳生,半世嗟行役。敢超岩壑性,为止飞蓬迹。骨肉生死违,何由能悦怿。缅怀平生欢,忉怛糜胸臆。四体具为人,哀伤本无极。只影何彷徨,永对酬孤夕。
——《感怀》(《葂丽园诗再续》)
到青岛来,吕美荪显然是躲清静的。半世的漂泊,让她决定寻找心里的修篱种菊之地。青岛不仅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能与她唱和的友人。
1930年,吕美荪带着儿子在小鱼山下定居下来。关于吕美荪的婚姻,介绍不多,倒是她与妹妹吕碧城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一矛盾也被认为与吕美荪的闪婚有关。
1904年前后,吕惠如、吕碧城、吕美荪三姐妹都在天津为创办女子学校而贡献力量。而帮助她们的最大功臣是《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一度,吕碧城的舅舅严朗轩被撤职准备回到南方,吕碧城不愿意去,与舅舅发生矛盾,执意留下。落难之际,英敛之很欣赏吕碧城的才华,不但聘任她为女编辑,还支持她创办女学。后来舅舅的儿媳、也就是她的大姐吕惠如以及吕美荪经过吕碧城的介绍,也结识了英敛之。
和谐的画面维持到了1909年前后,吕碧城和二姐吕美荪突然宣布:“予之诸事亦永不许彼干涉。”郑逸梅在《南社丛论》中谈及吕碧城和吕美荪的僵持:“姐妹以细故失和。碧城倦游归来,诸戚劝之毋乖骨肉,碧城不加可否,固劝之,则日:‘不到黄泉毋相见也。’”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人猜测是因为财产,有人猜测是因为侍奉母亲产生的矛盾,对此研究吕氏三姐妹的徐新韵认为以上说法有待商榷,因为财产已被霸占,姐妹们都很孝顺,直至母亲1913年去世,并未出现争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姐妹反目呢?徐新韵认为,吕碧城讨厌二姐干涉她的婚姻。1909年,日本钦差胡惟德断弦,曾为吕碧城议婚,托吕美荪提及,遭到吕碧城的强烈反对,吕美荪随即请严复帮忙让吕碧城留洋。
吕碧城是什么人,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主儿,而且心高气傲,只有梁启超这样的人才能入她的眼。而且,她桀骜不驯,据记载,她出入汽车代步,生活极度奢靡,自己都说“余尚奢华,挥金甚巨”,穿衣风格袒胸露背,善跳交际舞。1925年,襟霞阁主暗讽她饲养宠物,被她告上法庭,吓得襟霞阁主躲了起来。吕碧城不甘罢休,甚至以所藏的慈禧太后亲笔花卉为酬劳,悬赏抓人。可见其刚愎成性。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与英敛之有关。英敛之有家室,但欣赏吕氏三姐妹,极力帮助三人。然而,由于吕碧城的性格桀骜,英敛之更喜欢与吕美荪交流,甚至出钱让吕美荪赴京去“追星”:拜访仰慕已久的翻译家林纾。如此“亲昵”,吕碧城自然不爽,游历在三人中间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没有确切材料证明。无论如何,吕碧城孤傲的性格与吕美荪豪爽的个性形成对比。为了避嫌,吕美荪突然闪婚,算是对妹妹的一个交代吧。
1930年,吕美荪听海涛、登崂山之时,大姐吕惠如和小妹吕贤满,已分别在1925年和1914年去世,吕美荪在世上的亲人除了谜一样的儿子外,只剩下已经皈依佛门的妹妹了。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宝莲禅院去世,吕美荪赴港处理后事。“今正初,美荪忽泫然来告日:‘吾妹已於一月二十四日晨在港圆寂矣”(《吕碧城居士传略》)。
接席公卿朋友圈阵容强大
我当海岸居,海上雾常满。横雾楼船来,不知子行返。降门迎华裾,杯盘愧疏简。翩翩公子贤,怀抱琰与琬。世指六朝人,吐属慕清远……
——《黄公渚(孝纾)枉顾山庐,作诗赠之》(《葂丽园诗续》)
虽然不如妹妹吕碧城那么耀眼,吕美荪的人生却也彪悍过,传说20多岁时被光绪皇帝召见,也与赵尔巽、梁启超、秋瑾等人有过交流和唱和。还因为与梁启超是好笔友,被当时师徒政见不合的康有为拒之门外。吕美荪仿若《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女扮男装和友人去逛妓院探访沪上名妓李苹香,可能扮相太娘露了馅儿,引起一众妓女围观,却收获了李苹香一生的友谊。在北京时,她还走访名妓赛金花,就连定居青岛后,还与赛金花多有书信往来……
历经风雨后,吕美荪看淡了一切。
自号“齐州女布衣”,过起了“出与公卿接席,入有书史为欢”的恬淡生活。
城市人文思想学者李明先生在《青岛的风花雪月》一文中提到,吕美荪“山庄有电话,出入有座驾”,与她接席的公卿,诸如叶恭绰、吕海寰、劳乃宣、刘廷琛、吴郁生、黄曾源、张公制、黄孝纾、于春圃等。写景抒怀,题赠酬唱,和悼亡之咏,大致成了吕美荪青岛生活的常态。
岛城名医、诗人、学者,今年87岁的刘镜如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当时隐居在青岛的山东议会议长张公制,经于春圃、黄公渚的介绍,也认识了吕美荪,他们都是诗友。1934年的春天,天突降大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吕美荪目睹山海之洁美,发诗人之情思,作《甲戌二月既望青岛喜见春雪爰赋长句就正诗家并乞雅和》四首,诗成后寄给了全国诗友们,回信唱和者多达46人,吕美荪将这些诗汇结成册,取名《阳春白雪词》。
栖霞路上,刘镜如先生的家里,藏有多本吕美荪的诗集,其中有其伯父、著名诗人刘少文在书摊购得的,更为珍贵的是《葂丽园诗》(叶恭卓题)一书封面有吕美荪亲笔书写的“季三老弟惠存著者吕美荪中风病中赠”字样,《葂丽园随笔》封面写有“美孙(荪)先生所赠壬申春季三识”的字样,可见两本书都是吕美荪亲赠的。那么他们两人如何相识呢?刘季三是青岛中医泰斗,是刘镜如的父亲。刘镜如先生说,吕美荪患中风病,是父亲帮她医治的,她后来慢慢好起来,便赠书给父亲。根据“壬申”年份判断,应该是在1932年。
生病期间,她还写了一幅字:“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八字是“中风病中”写给亮思的,亮思姓孟,是保护琅琊刻石的大儒孟昭鸿的儿子。半岛记者采访了孟亮思的儿子、著名书法家孟庆泰先生,他说,应该是父亲托人求的,“我的二祖父(孟超的父亲)与吕美荪熟悉”。
上世纪20年代初,吕美荪在南京居住了9年多,她将自己的居所定名为葂丽园,后来因为战乱,被迫丢弃。到达青岛后,她一直没有忘却那座乐园。于是,在青岛她出版了“葂丽园”系列:
《葂丽园随笔》署名齐州女布衣,1945年由青岛华昌大出版。另外,吕美荪还留有1931版的《葂丽园诗》(二卷)、1933年版的《葂丽园诗续》,以及《葂丽园诗再续》《葂丽园四续》,她还为父亲整理了遗稿《静然斋杂著》(1933年)等。无疑,在青岛的吕美荪文思泉涌,著作颇丰,于春圃如此评价她的诗:“惊为海内巨擘!”
巨舶泛瀛海,山移踏浪开。栏楯缭远廊,遣步长徘徊。波平净如拭,岛屿皆蓬莱。山海交清辉,衿意亦皑皑。始出恋邦境,暂尔忘归怀……
——《瀛洲访诗记》
1935年,吕美荪多年出国考察的夙愿实现了。
她向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提出申请,得到支持,并帮忙办理了护照。于是,这一年的9月25日,吕美荪以诗人、学者的身份从青岛乘船启航,东渡日本,时间长达40天。
刘镜如先生说,吕美荪拜访了中国驻日本大使、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长、社会名流、日本“艺文社”等诗词社团。适逢日本举行一年一度的“观菊会”,吕美荪受邀参加,“当时日皇给了她一份请柬,上面有一张吃茶座号票和一枚粘在车上的菊花章通行证”。回国后,吕美荪将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瀛洲访诗记》,1936年6月由青岛华昌大出版发行。
没想到,吕美荪的这张请柬,竟救了张公制。
刘镜如先生称,日本侵华期间,在青岛的日本宪兵,经常无故骚扰殴打百姓,甚至私闯民宅,打家劫舍。吕美荪为了避祸,干脆将请柬摆在门厅里,因为在日本,能够参加观菊会的人只有100多人,往往非富即贵。日本兵搜查到吕美荪家时,看到请柬,非常敬畏。回去马上通报给了日本官员。日本官员随即登门拜访,向请柬致敬。就这样,吕美荪成功避开了日本侵略者的骚扰。
张公制隐居青岛的消息,传到伪市长赵琪的耳朵里,他立刻派人请张公制出任伪职,遭到拒绝。赵琪不死心,又登门拜访,自然碰了一鼻子灰。“张公制的行为惹恼了日本人,他们宣称张公制是反日分子,准备逮捕。吕美荪连忙找到日本官员,调停说张公制就是个文人,日本人这才作罢”,刘镜如先生说,他为此还专程找到张公制的儿子张侃,询问此事的真伪,“他证实说确实有这事儿”。
1945年,吕美荪病逝于青岛。她有一子名叫絅德,曾任青岛上海银行经理,1945年后去了上海。其他关乎吕美荪伴侣和儿子的详情至今都是谜。
沧桑半世,吕美荪觅到了生命的港湾,“生历十省道,五省为乞食……倦羽垂敝归,栖止东海侧”,陶醉于山海之间,留下了400多首诗作。鱼山路7号寒碧山庄,回荡着她的吟唱……
新闻推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龄长寿者越来越多,老年病及其并发症也普遍增多,其中颈肩腰腿痛等骨病、心脏病、高血压、头痛头晕等最为多...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