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创新一马当先,带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2016年以来,青岛市在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年均增速达到22.6%,占海洋经济比重达12%。
这离不开青岛超前的发展思路。早在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青岛被定位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此后,青岛先后设立了西海岸新区、蓝谷、红岛经济区,“一谷两区”的布局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2016年以来,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行动计划》《青岛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呈现出增长快、活力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蓝色新引擎”。如今,青岛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万马奔腾之势。
青岛启动实施海洋生物医药开发计划,布局研发一、二类新药和生物功能制品30项,以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为试点,实现从研发、中试到产业的一体化设计。
世界规模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和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完成交付,代表着海洋高科技水平的“大国重器”,正源源不断地从青岛走向全球。
去年7月,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建厂以来第一次达产,日产水105251立方米,创造了我国单厂海水淡化日产量纪录,也是目前全国十万吨级别海水淡化厂第一次满负荷运行纪录。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明月海藻集团主营的海藻酸盐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海大生物集团在海藻肥研发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一组傲人的数据: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然而,青岛在海洋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还不能与强大的科研和人才储备相匹配,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急需当代青岛人乃至全球人才共创共享,在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道路上奋进。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薛飞
新闻推荐
本报2月17日讯13—14日夜间,青岛市迎来一场较大范围的降雪,部分路段出现积雪和道路结冰。周末两天,市区最低气温下降到-4℃...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