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午12时35分,“科学”号缓缓靠岸。文/图半岛记者徐杰报道
本报1月31日讯1月31日中午,“科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在完成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本航次科考历时74天、航程12000余海里,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在本航次中,科考队员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并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大深度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1月31日中午,记者赶到“科学”号母港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中既有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也有手持鲜花的孩子,马上就要过年了,岸上的人群等待着他们的同事、家人凯旋,一起庆祝新春佳节。
中午12时35分,“科学”号缓缓靠岸,科考队员们集体站在前甲板,向岸上等候的人群挥手致意,“我们回来了,我们回家啦!”船上的科考队员们大声欢呼,岸上的人群也回应:“欢迎你们回家,你们辛苦啦!”记者看到,等候的人群此时打开了欢迎的横幅,手捧着鲜花站在舷梯旁,还有几个孩子高高举着喜庆红色的中国结。
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研究员介绍,“科学”号本航次科考任务是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航次之一,历时74天,航程12000余海里,这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介绍,“科学”号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该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显著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在今年的航次中,“科学”号还实现了另一项重大突破,通过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上层实现了每1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中深层实现每5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如今,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经过5年的建设,深海连续和实时观测能力稳步提升。具备数据实时传输功能的潜标套数、设备深度、设备密度逐步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大幅度提高。”王凡说。
汪嘉宁介绍,在西太平洋观测网内的20套深海潜标、4套大型浮标等共千余件观测设备,已经稳定获取连续4至5年的观测数据,不断刷新我国观测网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时间记录。
“观测平台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既包含了实时潜标和实时浮标等固定观测平台,也包含了剖面浮标和船载移动观测平台等,实现了大洋上层和中深层的全覆盖,并建立了实时观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应用平台。”汪嘉宁称,这意味着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服务国家深海科学研究、气候预报预测和海洋环境预报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关新闻水下机器人成功下潜至5760米我国深海作业实现新突破
近日,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海面上,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6000米级工作型ROV(水下机器人)成功下潜至5760米,顺利完成水下海试任务,这标志着上海打捞局具备6000米深海应急救捞能力。
为了增强深海救捞能力、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上海打捞局引进6000米级工作型ROV,装备于深潜水支持母船“深潜号”上,作业深度6000米以浅,配备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悬停、指点移动、根据多波束呈像数据自动定位等功能。通过8天海上测试,验证了设备性能、培训锻炼了作业队伍,为深水救捞搜寻、水下抢救、深水海洋工程作业等深海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棉衣、棉帽、对讲机、任务单、保温杯……1月29日早晨,青岛火车站港湾站区的客整场里,运转车间丙班三调调车长杨振耀带着3个...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