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李珍梅)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课堂带来哪些变革?14日,山东省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教学展示研讨会在青岛举行,青岛嘉峪关学校和青岛市实验小学分别带来了阅读和写作的展示课,充分显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
14日上午,在青岛5中礼堂舞台上,来自青岛嘉峪关学校五年级6班的学生五六个人一小组,围着圈坐。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同学们,上周你们写了一篇《秋叶》的作文,想不想知道哪位同学的作文得到的点赞最多?”执教老师贺芳问到。“想!”同学们齐声答道。随即,在大屏幕上,每个学生作文获得的点赞数序列排开。点赞数最多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自己的文章。
当天,山东省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教学展示研讨在青岛五中举行。来自全省各地近700名专家、骨干教师参加。青岛嘉峪关学校贺芳老师带来的信息化辅助习作教学指导课《秋叶》。课堂中,学生拍摄的各种秋叶和秋天的景色的图片配合音乐滚动播放,赢得台下老师频频点赞。青岛市实验小学刘春婷老师也带来了《佐贺的超级阿嬷》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市南区坚持改革创新,重视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聚焦课程与教学的深度改革和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自2015年起,确立了以“学科内重组—课内外延展—学科间融合”为整体思路的区域“多元整合课内外延展阅读”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长期致力于开展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三种课型的研究,以及读写一体化、生活化习作等系列研究。
新闻推荐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团岛社区志愿者陈岩干活不惜力,服务社区获点赞
陈岩参加社区义务劳动。“蓝洽会”引进21名高层次人才市南区人社局紧抓“蓝洽会”机遇,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半岛记者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