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00,78岁的王荣娟准时出门,把孩子送到离家车程1小时的托管班,下午两点再接回家。与其他人不同,王荣娟送的是自己46岁患唐氏综合症的女儿,去的地方是青岛市南区残联办的残疾人托管班。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仅有96斤的瘦小老太,带着身高一米三五,体重130斤的女儿,吃力却风雨无阻。三年来,女儿在托管班学会了唱歌、绘画、背唐诗,有了自己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还能再活二十年,再陪她二十年”。
女儿降生,喜悦与悲伤一起来
46年前,王荣娟的二女儿林晖出生,期盼新生命的喜悦还没来得及享受,王荣娟就发现女儿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晴天霹雳”般在全家人的上空炸开——“唐氏综合症”,一个对家人来说陌生的名词。 “当时我的工作环境太恶劣了,甲苯甲醛严重超标,我们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常识”。跟所有的母亲一样,王荣娟的心里弥漫着无尽的悲伤,怎么办?可不可以治疗?孩子长大后将如何面对自己和生活?王荣娟想了很多,但她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我和老伴达成共识,我们要认真养育她,她既然来到世间,就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视。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把她当成一个正常人,家里的氛围也非常温暖,亲戚朋友一直积极帮我找各种治疗的方法和药品”。
曾经有人建议她去告原来的单位,可以得到一笔赔偿,但是王荣娟没有那么做,“我可以去告单位,可以闹得满城风雨,但是,我的女儿会变成正常的孩子吗?不会的”。
“当我走了,你要自己照顾自己”
2016年,老伴去世后,王荣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女儿送到了残联办的托管班,“我很早就关注到这个托管班了,但是老伴在世时,我要照顾他,没有时间来回接送。从送到托管班那天起,每天我都带她来上课”。说起照顾女儿的这46年,王荣娟从没觉得“苦”,因为她把女儿当成正常的人,从不避讳这个“特别的女儿”,唯一让她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尽早制定教育计划。“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把她带到专门的机构教育,也许跟现在会完全不一样”。
除了把女儿送到托管班学习,王荣娟在家也锻炼女儿自己吃饭、扫地、洗澡、热饭,“爸爸走了,有一天妈妈也会走,你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
努力活着 再陪女儿二十年
王荣娟说,现在她的头等大事就是女儿,为了女儿她要做的就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争取再活二十年。 “我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曾是八一射箭队的运动员,破过好几次全国纪录呢,所以身体基础还是比较好的。我现在每天练2个小时气功,吃‘幸福老家’品牌的超有机蔬菜,早晚坚持听新闻,还在做理财,既锻炼身体又保持大脑灵活,生活很充实,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再活十几二十年没问题,我活着就能更好地陪伴她”。
关于百年之后的事,王荣娟想的很清楚,老伴在世时,两人已经去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献书,“我们两个人要个墓碑有什么意义呢,把遗体捐献了,还可以帮到别人,也是我们生命的延续”。问及对二女儿以后的打算,王荣娟说,老大一直想让他们移民加拿大,但自从二女儿进了托管班之后,她慢慢打消了移民的念头,“咱们国家对残疾人的照顾越来越好,现在残联还有全托班,以后我打算把老二送到全托班,这样就放心了”。
虽然已经满头白发,虽然已经步履蹒跚,但王荣娟牵着女儿的手一直紧紧地没有放下。“既然她来了,我就好好爱她,好好照顾她,她现在也成了我唯一的伴儿啦”,王荣娟笑着对记者说。记者 崔佳佳
新闻推荐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成立于1999年,是省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老年精神科病房。创立者是山东省十佳女医生崔维珍主任...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