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爱科通讯员谭华范晓苹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院集团。由青岛市中医医院、海慈医院、黄海医院三家医院组成。现有各级重点(特色)学科、专科3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特色)学科、专科14个,青岛市重点专科(中医诊疗中心)13个。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中西医并重发展,打造区域诊疗中心
近年来,市海慈医疗集团突出中医特色及中西医并重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三优工程”及“十百千万工程”,致力于打造中西医并重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诊疗中心。先后成立石学敏院士工作站、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工作站。贯彻落实“十百千万”工程,建立石学敏、张学文等国医大师工作室8个、引进类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工作室44个。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是培养传承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除日常门诊外,知名中医药专家还开展学术讲座、“师带徒”、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医院为每位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至少选配2名品学兼优的临床技术骨干为继承人,引导继承人跟名师、学名家、读经典、做临床,尽快成长为新一代名中医,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海慈医疗集团牵头组建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中医特色医联体,联动37家医联体开展中医药工作。同时,与27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引领岛城中医药事业发展。目前已与新加坡、德国、以色列、荷兰等10余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借力快速提高医院学科水平。
成立“院士工作站”,造福百姓健康
2014年6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享有“鬼手神针”、“华夏第一针”美誉的石学敏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挂靠在针推康复科。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拥有齐全的专业学科、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已成为海慈医疗集团与院士及专家联系的桥梁。通过这个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国医大师”级医疗服务。
2015年,享有神经外科“神刀”美誉的中国工程院周良辅院士工作站落户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工作站成立以来,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外科依托上海华山医院的雄厚技术力量,双方开展义诊、远程会诊、疑难高技术手术、学术交流、骨干进修等活动,已顺利开展60余例国际级水准的高尖端手术,让岛城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同样高水平的诊治,家庭医疗费用负担也大大减轻。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推动和提升了神经外科肿瘤方面的疑难杂症诊断、手术治疗水平及学科建设水平。
不出国门,享受国际水准医疗服务
今年10月4日~6日,新加坡健保集团中央医院骨科专家郑文庆教授一行11人,再次来海慈医疗集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期间,完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脊柱关节手术26台,展示了高超的手术水平。家住李沧区的张女士因膝关节病变饱受疾病的困扰,听说新加坡中央骨科医院的专家来海慈进行学术交流,慕名前来治疗。“不出国门就享受到国际顶级骨科专家的医疗服务,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张女士说。据脊柱外科陈德喜主任介绍:“此次手术病人大都病史比较长,手术的难度系数也比较大,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专家所展示的精准的技术水平、严谨的专业态度值得称赞和学习。
从2014年开始,海慈医疗集团与新加坡健保集团中央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人员培训、技术协作、科研协作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交流,新加坡中央医院定期派专家来青岛进行学术指导和交流,至今已经完成手术指导近百例。集团每年也会派医护人员前去进修学习。
尖端诊疗技术,“腔内微创”省内领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周围血管病,最终可导致患者截肢、残疾。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甚至会引起死亡。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率先开展最先进的动脉闭塞微创斑块旋切、静脉曲张射频消融微创术等,每年开展手术近500例,各项技术省内领先。
针对下肢缺血和硬化斑块等病症,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采用的斑块旋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这两项技术结合,可以少放甚至不放支架,更重要的是,它能更为持久地保持血管的通畅,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医生们用腔内微创技术,打通堵塞的“生命通道”,为一位又一位的患者撑起了生命的希望。
新闻推荐
与目前青岛主城区黄金地段新建住宅项目动辄3万+/㎡、4万+/㎡甚至更高的单价相比,同等地段的豪华公寓价格要便宜不少。在5...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