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养医签约、多元化社区医养……记者昨天获悉,城阳区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全区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实施意见,发挥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势,推动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发展。
鼓励开展六类医养结合服务
意见指出,全区将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发展医中有养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发展养中有医服务;鼓励区级公立医院与医养结合机构建立联合体,发展医联结合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发展养医签约服务;鼓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兴办养老院(敬老院),发展“院一体”服务;鼓励开展多元化社区医养服务,发展居家诊疗服务。其中,医中有养服务鼓励、引导区二医、三医转型发展,开设老年病、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养老床位;医联结合服务中,区级公立医院负责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患病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等,对患急症的老年人进行紧急抢救等工作;居家诊疗服务将引导民营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向社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医疗保健、居家服务等。
此外,全区还将以跨界融合为纽带,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旅游”“医养结合+体育”“医养结合+文化”“医养结合+食品”“医养结合+产业”,实现相关产业医养结合。
构建“五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到2018年年底,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群,所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建成1个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院)国医馆建设率达到100%,所有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不同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培育2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1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全体常住老年人群,区级公立医院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建成2个以上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二级以上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全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建成1个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1个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到2022年年底,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全面覆盖。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医疗护理人员、从事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记者 王涛)
新闻推荐
在进口博览会住宿保障上,上海的酒店花足了心思。10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多家酒店获悉,为了保证进口博览会...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