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青岛市是大陆北方地区台资企业聚集比较密集、吸纳台资较多、台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2400家,3000多名台湾同胞在青岛学习、工作。 10月24日,青岛市台办、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促进青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 “惠台64条”),从促进青台经济交流合作、青台文化教育交流、逐步为台湾同胞在青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措施。昨天下午,青岛市政府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经济发展规划及惠台政策说明会,邀请来自台湾的嘉宾、全国台资企业联谊会的代表、全国各地台资企业协会代表及在青台商代表共300人参加。
64项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昨天的说明会上,市政府相关领导向客人介绍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并表示将加大力度支持台湾同胞来青投资兴业、工作生活,为广大台胞谋福祉、谋利益。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青岛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经济发展布局和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及青年创业等相关方面的惠台政策,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市台办负责人向台商代表介绍了青岛市出台“惠台64条”的有关情况。
据悉,此次青岛市出台的“惠台64条”包括三方面措施内容,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惠台31条”措施的基础上,有38条内容进行了延伸,有26条是结合青岛市对台工作实际进行了拓展,并且逐条确定了责任分工单位,力求各项措施内容具体、操作性强。
创造投资兴业公平环境
在促进青台经济交流合作方面,“惠台64条”为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创造公平环境,支持台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经济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可全面享受青岛市各类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台资企业参与青岛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台资企业在青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支持青台间在金融保险、质量检测、医疗养老、征信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融资、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以及利用债券市场融资。
在促进青台文化教育交流方面,“惠台64条”制定了明确措施。台湾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可享受本市文化企业同等产业政策;鼓励青台两地文化艺术界团体和人士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青台教育合作,加强青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交流与合作;鼓励台湾高端人才来青,给予相应政策和待遇。
(首席记者 于顺)
新闻推荐
/ 昨日战报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