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林
2007年我搬到了市北区瑞昌路152号金瑞小区居住。当我拿着报箱来到楼下单元门口准备给报箱“安家”时,我才注意到,门口一根粗大的下水管把原本很狭小的墙面占了大半,已有十几个先来的住户把报箱用铁丝或绳子杂乱地捆在水管上,因我前住户没订报纸也就没有预先在此占下一个报箱的位置。我端详了半天,仗着个子高,便把报箱拴到这些报箱的“头顶”上。结果,第二天送报的人就把我喊下去,说报箱这么高,我怎么往里头投啊。说着就拿出报纸伸着胳膊翘着脚往报箱上方的孔里投,投了半天也没投进去,见他要发火,我赶快赔笑脸说,马上换地方。
我又端详了半天,只好在紧靠单元门一楼邻居家的窗户底下给报箱找了个落脚处。钢钉打不进混凝土去,我便找来电锤打了两个筷子粗细的小眼。塞进两个小胀管拧上两个小螺丝,报箱这才有了立足之地。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一楼的那家邻居突然找上门来。开口就说,赶紧把你的报箱拆下来拿走。我不理解与他理论,他说,你打的那两个小孔,下雨时雨水往里渗,时间长了我屋里墙皮就会潮湿长毛儿。说着就拉着我去他家里看个明白。
我无言以对,只好拆掉,移到了邻居窗边。不料,摁倒葫芦起了瓢,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原来,移到窗边的报箱,投报孔正好在单元门的门檐下,平时没事,一下雨,雨水就顺着门檐往下淌,报纸就全都成了落汤鸡。
遭遇几次“雨水浸泡”之后,我决定给报箱搬家,端详来端详去,只好安置到单元门的通风窗上。为此,惹得楼长下来给我提意见不让我把报箱放在门上,我一个劲说好话,诉苦衷,她只好无奈妥协。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改变报箱命运的时刻悄然来到了。今年春节刚过,青岛市开展的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面貌的春风吹到了我们小区,一番紧锣密鼓地施工,当楼里楼外粉刷一新,红砖铺就的路径掩映在花间树丛伴随着左邻右舍的笑脸,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时,一个不锈钢制作的,铮亮的报箱综合体安装在单元门前的墙面上。当看到漂亮的新报箱取代了那个跟我十多年命运多舛的旧报箱时,心里陡然生出一种感动和美美的获得感。如今,每当我来到新报箱前取报时,心里总会忍不住地对它说,祝福你,幸福的报箱。
在市北,从来不缺少美的发现。关于市北的一人一事、一街一巷、一景一物,您有怎样的感触?在这里,又承载着您何种情怀?本报现征集能展现市北活力、魅力以及温度的作品。作品以文字、摄影、绘画或者其他形式表现,题材不限。本报投稿邮箱:sbzk617@163.com,热线电话:85801137。
新闻推荐
对生命的尊重,就是最大的善良 城阳区小学生代表及《城阳新闻》小记者开展白沙河生态研学
让孩子们认识近期救护的松狮蜥蜴,现场测量蜥蜴的长度。为了更好地观测鸟类,一名学生早早就备好了望远镜。徐立强腰上...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