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这是我站在大连星海广场的黄海之滨时,脑海中蹦出来的一个词语,瓦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我不时调整着眼睛的焦距,视线忽而拉得很远,忽而调得很近。海风轻柔地扑在面颊上,阳光落在海面上,粼粼的波光让无垠的海面成了一幅有了动感有了别一般韵味的绸缎,端庄富丽,美不胜收。
所有的声音都被广阔的海域过滤掉,我们看到的,仿佛一幅无限铺开的巨幅画卷——井然有序的欧式风情楼宇,恢弘大气的各种雕塑,成群的或飞舞或停伫岸边的鸥鸟鸽子小小的麻雀,游客们欢快抑或安静的一张张笑脸,予人享受,贴心贴肺地让人感动。
去海边,之前有过两回,一回是去连云港,一回是去青岛。连云港的海水,呈现浑浊的黄色,若是为观赏海水而去,没有什么看头;青岛的海水,与大连的相比,色泽上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就城市整体感觉而言,我更喜欢大连。这里面,也或许有着我自身心理层面的因素。
两个月来,于我们这个团队,工作的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常态,在这般疲累的状态下,有这么一次亲近大海的机会,自然让我生出格外的珍惜之心。此番去大连,是带队企业参加一个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因为会展中心紧邻星海广场,为了布展方便,我们预订酒店的目标点自然也在星海广场边。这时候的大连,尚处于旅游旺季,酒店的预订费了一番周折,先是想预订国航的,未能如愿,后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紧邻的条件稍差点的城际客缘。虽然没能住进国航,但是,我们进进出出酒店时,总能遇着从马路上行驶过来的商务车或者面包车,看见从车上走下来的身姿曼妙步态铿锵地拖着大大行李箱的空姐,国航是她们离开飞机后的定点歇息旅馆,她们的来来去去,也构成了一道养人眼眸的亮丽风景线。
夜晚的星海广场,比之于白日,人气更旺。彼时,恰在农历十五前后,月亮饱满得宛如银盘,苍穹中星星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夜晚的欧式风情建筑群,因了月光和灯火的辉映,更呈现出一种富丽辉煌磅礴大气的美。皓月当空,轻云逐月,美轮美奂,气象万千。广场上,喷泉飞扬,音乐缭绕,霓虹闪烁,天圆地方。喷泉舞动时,那是一场盛大的婚礼。雄浑激越的乐曲奏响时,中心喷泉巨龙腾空,银河垂落,那是气宇轩昂的新郎闪亮登场;缠绵柔情的乐曲悠扬荡漾时,中心喷泉婀娜多姿,大幕启动,孔雀开屏,那是娇美妩媚的新娘惊艳亮相。比之于繁华热闹的周遭诸般景象,夜晚的大海,仿佛一个智者,从容安静地打量着人间的繁华,也或许,他在计算,明天有多少艘巨轮出海,又有多少艘巨轮披帆凯旋。
归程前一天,我们打算赏游威尼斯水城。上了出租车,跟司机说了想法,他说那个景点适合夜晚观看。经他的推介,我们当即决定坐他的车去往位于渤海的棒棰岛,再沿途欣赏海景风光。车行驶在长长的滨海路上,我们的眼睛贪婪地盯着车窗外,滨海路似一条飘逸的玉带,贯穿其间的12个景点宛如镶嵌于玉带上的12颗明珠。道路一侧是长满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峦,连绵起伏,苍翠满目,另一侧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态的礁石岛屿,水天相接,烟波浩渺。滨海路,据说有着“情人路”的浪漫别称,大连的情侣都走过这条路,每年,本地以及外来大连旅游的无数情侣都会在滨海路浪漫牵手共话美好人生。
位于渤海的棒棰岛,因形似棒棰得名。岛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花绚丽,芳草萋萋,海水清澈,沙质细柔,是供人们休闲以及游泳健身的天然海水浴场。那天的午餐,我们就在临海的一家小餐馆享用。坐在露台上的餐桌边,看着无数观光客以及泡在海水里的游人,还有远处的运输船舶以及极速驰骋的游船,想起多年前无数次唱过听过的一首歌曲,“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美丽的意境,久远的回忆,在这个依然炎热的日子里,携着海风,扑进我的心海里,荡起层层涟漪,几乎要勾下一行清泪……
那天,双脚一踏上大连的土地,国际化大都市的最初印象,便毋庸置疑地印刻进脑海里。这个城市,绿植遍地,除了马路和广场,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土地;广场、路旁的开阔地,相得益彰地矗立着寓意和形态迥异的各种雕塑,城市因此被激活被提升被亮化;路面上,我没有看见过哪怕一星一点的垃圾,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加深;马路上很少看到交警,但是在行人过马路时,机动车会自觉适时地停下来,等行人通过后再启动车轮……那些美好,无处不在,却又似不露影迹隐于无形。
这座恢弘大气却又不不失浪漫与风情的城市,因了这一场展会的举办,因了为这场展会汇聚而至的天南地北的人们,让她的这个秋天与往年相比,有了一些新意。应该会有很多如我一样第一次踏入这座城市的人,虽然人生并不会从此有什么不同,但总是多了一个印记多了一点回味和感动。
被读者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刘庆邦说,小说犹如人生,情节很少,细节却是繁复无穷。其实,即便同是一个细节,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生发出这样那样的不同点——同是手指,却没有一模一样的指纹;同是树叶,却是各有各的脉络纹理;同是一个季节,虽然与过往的相比,多是重复,无非有晴有阴有风有雨,但是,犹如人生,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上奉父母下伺幼子,其间诸般况味却是各有不同。这个秋天,因了算是我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细节的大连之行,而有了让我深铭于心的别样内容。
秋日和
由乌镇的东栅出来,徒步行走四十分钟至西栅,及至坐上去往景区的渡船,方才惊觉,这是一片飘逸出尘的世外桃园。若以人比拟,东栅是一位书生,如茅盾似的戴一副眼镜,有一些儒雅,有一些深沉;西栅则是一位女子,一位明媚鲜妍的二八佳人,如同可以穿越四季的惠风,撩拨着你,引领着你。她是智商情商双高的,只要你有朝一日走近她,她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会令你深深地沉迷——心甘情愿地沉迷。
此时仿佛不是三秋之半的中秋时节,而是盛夏,太阳仍是热烈,合欢、紫薇、木槿无视节气,依然盛开得花团锦簇。蝉声,丝毫未显凄切的寒意,自顾自的,广大旷远,饱满酣畅。一群又一群的鸽子盘旋于空中,然后,从我们无限延伸的视线里消失……
河两岸的树木,缤纷的繁茂里,略显芜杂,树种与我居住的江南小城几无差别,多的是桦树,槐树,女贞,香樟,柳树,木槿,紫薇、玉兰、桃树、法国梧桐。因了芜杂,显得婉约有余,气势不足,这倒正合了西栅曼妙女子一般的清纯气质——便是腮边碎乱的鬓发,也无法遮挡佳人炫目的风华。小城的行道树抑或江河湖泊旁的树木,多是同一树种整齐有序地排列过去,如此的好处是,不仅提升了每一个棵树木的气势,连带着把周边景物的气势都齐齐地提升了上去。那感觉,是舞台上的“黑鸭子”组合、“小虎队”组合、合唱团组合,歌喉未啭,气场先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城还是有那么一些大家气质的。
清风拂面,苍翠盈眸。那些藤蔓和绿叶,沿着地基爬上去,爬上白墙,爬上青砖,爬上栅栏,爬上窗棱,一路袅袅婷婷,直达房顶。
水畔,有一种树名曰“含笑”。这样好听的名字,听上去,煞是怡情怡心。仿佛我们平素听到一个动听的人名,或者于电话、电波里听到一个女子曼妙的声音,立刻便有了一亲芳泽的冲动。对于美,我们有谁不是急迫而贪婪的?我办公桌旁边的一株盆景,就是“含笑”,可我竟然一日一日地漠视着,从来不曾认真地注视过它。此时忽然想起,心有愧意。
一条一条的乌篷船,缓缓行进于碧清的水面上,摇橹的多是女子。徜徉于青石小路,每走上百十步,从岔口处穿行过去,拾级而上,便是拱桥。长得似是无边无际的小河,多得简直无法一一走过的一座又一座的拱桥。桥下,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两岸,草木一路逶迤而去,直铺天际。
如此洁净得不染尘埃的美妙之地,是值得花上几个时日的,与水交谈,与石交谈,与树交谈,与花交谈,与一切可见不可见的生命交谈。我是真的不愿意如此草草地离开。但是,凡尘俗世里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多少事可以,由得了心性,由得了自己?
和朋友坐在拱桥上说话,一直一直地说。一般情况下,我更愿意做一个听众,听人说话,特别是听睿智的人说话,于我是一种享受,也可以收获到许许多多。这天,关于人生,关于世事,关于为人,关于处世,我听了很多,也说了很多。到后来,在朋友征询我关于他所行某事的看法时,我笑了一下,尚未开口,他抢在头里说“挺好的”。不经他的提醒,我真的不曾发现,与人交谈时,在他人征询意见的目光中,我会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地抛出“挺好的”这般如白开水般平淡无新意的三个字。自视秉性刚强耿直的我,竟也有圆滑的一面,中庸之道,原来我也于不知不觉间浸淫其中了。
晚饭,在临水的酒家,夕阳圆润富丽,簸箕般大,色似熟得透透的柿子。我们把盏临风,看绿树,听水声,赏夕阳,听蝉鸣。往住处走时,抬头看见悬于高邈夜空中的明月,仿佛音乐高潮的前奏,气势正在往高处拔,只是不够圆。记得有一年,出差去长沙,七八个人吧,吃饭时,市直部门的一位领导说,人生是缘,此生,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异地都市里,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漫步,一起赏月,是不可多得的。想想真是,人生很长,细究起来,人生其实很短,短得让那些一个一个美好的过往,都成了不可复制的孤本,刹那间远去。
新闻推荐
到大学路网红墙打卡、去崂山体验民宿、把高端商务会奖搬到青岛……在“双峰会效应”巨大影响下,个性打卡游、乡村旅游、文...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