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牵手袁隆平院士到青岛海水稻基地“比身高”;走进院士港,与院士零距离对话;院士团队成员成为校外辅导员……院士们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下创新创造的种子—— 青岛45所中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09-21 07:50   https://www.yybnet.net/

牵手袁隆平院士到青岛海水稻基地“比身高”;走进院士港,与院士零距离对话;开学典礼上,收到来自院士的惊喜问候;院士团队成员成为校外辅导员……秋季开学以来,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充分利用青岛国际院士港的“近水楼台”优势,积极开展“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谋篇布局不一样的教育之路,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下神奇的创新创造的种子。

学校窗户用上了英国院士团队的新成果

“海水稻是什么颜色?”“海水稻吃起来是咸的吗?”“海水里怎么种水稻?”……为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孩子们解答疑惑的不是别人,正是海水稻研发项目总指挥袁隆平院士。“爷爷,我觉得您特别了不起,之前我都是在书上和电视上见到您,今天终于见到您本人了,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为袁隆平院士献上用瓦楞纸制作的肖像画的孩子们,话语中难掩激动之情。

今年秋季新学期,青岛广水路小学的窗户旧貌换新颜,学校用上了抗雾霾的纳米纱窗——来自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团队的新成果。不仅如此,在开学典礼上,被业界称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的西拉姆院士,还为广水路小学的师生送上了开学寄语。学校荣誉顾问、西拉姆院士团队的两位泰山学者——于淼和龙云泽为学生开启了开学第一课,鼓励孩子们开拓国际视野,探索科学奥秘。

把同学们敬佩的科学家送到他们身边,让他们与院士零距离接触,得益于与青岛国际院士港为邻。去年以来,李沧区教体局借助区内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 举行首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青岛国际院士港便在其中,同时李沧区教体局启动了“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全区45所中小学牵手“最强大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青岛王埠小学和青岛东川路小学牵手在国际材料学领域人称“发泡帝”的帕克院士,并聘请帕克院士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和青岛书院路小学牵手陈璞院士……

“一粒水稻,不同年级能学到不同的知识”

“一校一院士”活动并不止于让学生与院士们见一面。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与袁隆平院士面对面接触后,青岛第二实验小学与青岛第三十三中学的孩子们还走进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走进海水稻试验田,了解工作人员田间管理的相关工作,与海水稻零距离接触,跟海水稻进行一场身高“大比拼”。

两所学校还向海水稻中心的科研人员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同时,李沧区“红领巾小院士”科研实践基地也在海水稻中心成立,海水稻中心工作人员将定期走进李沧校园进行科普讲座,指导同学们开展“水稻种在校园”体验活动。

“2016年,学校已经开展了‘种水稻\’活动,但孩子们的劲头并不高。自从与袁院士牵手后,孩子们种水稻的兴趣暴涨,水稻长势喜人。有了海水稻中心的校外辅导员这一环,孩子们古灵精怪的种稻问题有了着落。”青岛第二实验小学德育主任丁晨鸽说。

当然,种水稻只是一个出口,以此为课题进行探究学习,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最终目的。“一粒水稻,不同年级可以领到不同的任务,学到不同的知识,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画一画,中年级的孩子可以形成思维导图,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写研究报告,开展微讲堂。”

“原来知识这么厉害,学知识这么重要。”广水路小学“院士味”十足的开学典礼结束后,校长于艳在问一个孩子喜不喜欢这场开学典礼时,得到了孩子这样的回答。于艳说:“这就是‘一校一院士\’活动带来的潜在教育价值,并不是让孩子们单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得以浸润院士们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能成为院士,但心中要有梦想,通过‘院士进校园\’打开孩子和家长的眼界和格局。”

院士的效能最大化,是需要探索的课题

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院士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学科领域,这都是李沧教育宝贵的社会资源。在刚结束的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中,又有一批新的院士签约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舍特曼走访了李沧区的几所学校,就下一步教育项目相关合作进行了友好协商。

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郝蕾说,借助院士港东风,让更多院士走进李沧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走进院士港,感受科技的魅力,以院士作为群像,引导同学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希望未来可以涌现出更多闪耀的“新星”。

在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中,青岛广水路小学学生向海外院士介绍了纳米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成果,受到院士们的好评。据悉,广水路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小纳米大智慧》课程,走上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纳米课程开发与研究之路,让学生了解纳米基础知识,体验前沿科技实验。而该校的纳米课程正是与西拉姆院士团队合力打造的。于艳说:“目前,纳米课程2.0版本探索摒弃原有购买第三方课程的实施路径,由聚纳达出技术,学校出师资,共同打造更加贴近一线课堂,为学生所喜爱、教师使用便捷的课程体系。”

像滚雪球一样,把“一校一院士”的效益不断放大,是李沧教体局的初衷。“一校一院士”的关键是育人情怀引领下的教育质量提升,是深度合作中的教育资源的盘活与价值增长,是教育合作中实现“点上突破”和“面上推开”。

于艳说:“教体局已将院士领进校园,如何紧紧牵着院士的手,让院士的效能最大化,是学校需要探索的课题。未来学校将借助院士团队的力量与美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共同打造特色课程。”

新闻推荐

珠宝生辉,演绎中秋绚烂之美

文/半岛记者陈源图/本报资料图片风掠金秋,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马上就到了。节日期间,商家的各种大力度促销...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邻里一家亲2018-09-2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牵手袁隆平院士到青岛海水稻基地“比身高”;走进院士港,与院士零距离对话;院士团队成员成为校外辅导员……院士们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下创新创造的种子—— 青岛45所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