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刘金堂:一生志在“编人民故事”

来源:青岛早报 2018-09-06 06:53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87岁的刘金堂老先生,是青岛市歌舞剧院退休的国家一级编剧、山东省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进行曲艺创作60多年,作品上千篇。谈到曲艺创作的经历,他自称自己是一个“编人民故事的人”,他说:“一个作家就是要替人民说话。 ”

宣讲储蓄接触曲艺

说起来,刘金堂从事事曲艺创作,缘于一段很有意思的往事。1951年,刘金堂在人民银行做外勤工作,负责向群众宣讲储蓄的好处。1952年,办事处召开了千人群众大会,请来刘金堂与胶东大鼓演员梁前光做宣讲,刘金堂宣传储蓄,梁前光宣传“普选”。

讲起这段经历,刘金堂很是感慨:“我用口头讲,梁前光用文艺形式宣传,大鼓就放在会场中间。我讲了40分钟,群众听讲的热情不高;梁前光用大鼓宣传,句句送到群众耳朵里,并且笑声掌声不断。这场宣传大会,我感觉自己打了败仗,一夜未眠。这让我认识到群众对曲艺的喜爱程度,我要做好宣传,必须学好曲艺。”第二天,他就找人学山东快书,一年后写出山东快书《田大娘开会》,演出后十分受欢迎。 “那时青岛没有专业剧团,银行有个半专业的剧团,承担市里的拥军及重大活动的演出任务,有京剧、评剧、话剧、吕剧等节目,演出任务很多。行长安排,不论哪个剧种演出,前面都要加上我演的《田大娘开会》,并给我时间让我创作曲艺节目。 ”刘金堂从此爱上了曲艺创作。

在歌舞团任职33年

刘金堂1954年开始发表曲艺作品,1958年被 “借”到文化局搞创作,1960年正式调入专业青岛歌舞团曲艺队干编剧兼导演,1993年退休。刘金堂在青岛歌舞团任职的33年里,写出了曲艺、小品、歌词、公益广告等作品上千篇,在报刊杂志发表出版作品150多篇,百余篇作品获奖。他的作品如快书《打走狗》《让座》《马克志》、唱词《老邻居》、河南坠子 《接姥姥》《幸福的笑声》、山东琴书《云中燕》《锔瓷盆》《花衣裳》、相声《糊塗妈》《楼道曲》、小品《应当计较》、快板书《憨哥》等,在全国影响很大。

山东快书演员高景佐和郭秋林,演过刘金堂的29篇作品,山东琴书演员朱丽华师徒两代人唱了他的30篇作品,胶东大鼓演员梁前光、梁金华唱了他十几篇作品。山东快书大师高元钧,相声名家姜昆、唐杰忠,山东快书名家赵连甲、李洪基、刘洪宾,曲艺演唱专家刘慧琴,河南坠子名家郭文秋、刘宗琴、宋爱华,南路琴书代表人物李若亮、李湘云,相声名家唐爱国、齐玉强、颜顺开、李丁等都表演过他的作品。

作品深受名家好评

1960年全国首届职工文艺会演,山东代表团演出了他的山东快书 《打走狗》,山东快书大师高元钧一眼就看好了这个节目,并亲自排练,在专家示范演出时演出了《打走狗》。“这件事在全国曲艺界影响很大。我沾了高元钧老师的光,跟着大师出了名。 ”

1975年全国曲艺调演,侯宝林参加演出,他看了刘金堂写的《云中燕》后说:“这个节目皮薄、包袱多、唱词美,‘唱活\’写得这么好的不多。 ”

2010年,山东琴书《同学会》在北京演出,当时老艺术家闫肃观看演出后,在专家评论会上说:“全国29个省市调来的30个节目中,青岛的《同学会》是最好的一个。故事编得好,词写得好,演员唱得好,是一个难得的精品节目。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刘金堂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上对他的作品常有评论,他说:“我喜欢这些评论,真诚、实在。 ”有文章中这样写道:观看了刘金堂作品演唱会,剧场内自始至终不断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观众之欣喜,气氛之热烈,实为笔者所仅见。及至走出剧场,观众还三三两两在议论:“叫它笑得肚子疼。 ”

“就是要替人民说话”

刘金堂的作品以故事编得巧见长,有悬念、有包袱,唱词写得流畅,又雅又通俗,活泼、俏皮、生动。经常有人问他受过什么训练,刘金堂回答,自己真没受过专业训练,“小时候,父亲是个粮商,有个读闲书的爱好,四大名著、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济公传、二度梅、七奇案……天天读,像说鼓书一样,一会儿唱,一会念,一听十几年,这些古典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白话唱词,在我脑子里烂熟。日本侵华时,父亲带着全家回老家避难,老家没有学校,我读了3年私塾,学百家姓、三字经、四言杂字、日用杂字、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天天学韵文。后来,我在人民银行干了8年外勤,工厂、企业、商店、学校都去过,接触面广,见的人多,听的事多。 ”文化底蕴加生活经验,为刘金堂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刘金堂总结说,自己创作有“四个热爱”和“三个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新时代,热爱曲艺事业;具有精品意识,具有熟练的曲艺创作技巧,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 ”他说:“一个作家就是要替人民说话。 ”

【新闻花絮】

刘金堂的“金点子”

作为编导,刘金堂还编导了《不怕鬼的故事》《笑的晚会》《新风曲荟》《二旦子改行》等二十台专题曲艺节目,他笑称自己“点子很多,胆子很大”。

1960年青岛歌舞团曲艺队成立,1961年队长高景佐看中了能坐300人的中山路工商联小礼堂,多次与工商联商量想租用小礼堂演出曲艺相声,可人家不同意。刘金堂说:“我看到当时何其芳的《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出版后,各大报纸广为宣传,我就从书中选了四段改编成曲艺作品,加上原有的这类曲艺作品,排演了一台《不怕鬼的故事》曲艺专场节目。”队长高景佐再去工商联联系,对方一听要演出《不怕鬼的故事》,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并无偿把礼堂给曲艺队用。节目演出后影响很大,当时的市长都来观看过。

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文化部门精简,曲艺队从国营歌舞团下放到民营曲艺团,成立了曲艺二队,自负盈亏。局里安排曲艺二队去永安大剧院演出曲艺相声,在 《青岛日报》上登了3天广告,只卖出去两张票。队长高景佐愁得吃不下饭,刘金堂出谋划策,建议把曲艺相声演出的名字改为“笑的晚会”,“演曲艺相声咱没有侯宝林、马季等名演员,所以卖不出票。可‘笑的晚会\’不靠名演员,靠的是主题好玩、好笑。 ”广告一见报,票两个小时内被一抢而光。演出时观众从头笑到尾,场场满座。“笑的晚会”一炮打响,一个点子救活了曲艺二队。

1982年,刘金堂听中央广播电台,发现没新节目,他和团里建议,与中央广播电台联系录两台青岛的节目播放。领导觉得有点异想天开,刘金堂就自己用一个大信封装了18篇作品寄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3天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专车停在了歌舞团的大门口,中央台的导演田维贤说:“金堂同志寄的稿子领导看了说非常好,是及时雨,非常重视,让我立刻组织人来青岛录音。18篇作品全部录用。”最后录了20个节目,中央电台一连播了两年,天天都能听到青岛的节目。

刘金堂这样的故事很多,人们给他总结了四个“大”字:大气、大度、大识、大胆。

“活到老,学到老,八十三上还学巧。我87岁啦,身体很好,还坚持天天学习,临帖、写字,还在创作,还能做些公益事业……”刘金堂透露,自己正着手写一部曲艺创作的理论书,希望给后人留点东西,对青年曲艺作者有所帮助,“小车不倒只管推,活一天就要做一天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这样才真愉快、真幸福。 ”

记者 单蓓蓓受访者本人供图

新闻推荐

303名中外高手竞帆浮山湾

昨天,2018中体产业·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开幕式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在接下来的4天里,来自英国、丹麦、泰国、日本、新加...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金堂:一生志在“编人民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