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身心生长发育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希望。与大众普遍认知不同,我国实际儿童精神健康问题检出率高达7.03%到14.89%,行为障碍最为常见,其中多动症患病率最高约为6%。近10年来,少年儿童因为精神心理疾病前来就诊的数量明显增多,但全国注册的儿少专业精神科医师不足500人,儿少精神心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儿少)五科主任田博从医30多年,精研少年儿童精神心理方面疾病的诊治,他指出儿童重性精神疾病虽然较少见,但会严重损害患儿的社会功能,家长应细心观察,发现疾病征兆后及时送孩子就医。
临床工作30年
国内较早接触儿少精神卫生诊疗
田博1984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对精神类疾病进行钻研,并在临床实践10年后,考入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深造,师从彭昌孝教授,攻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学位。读研期间,他曾前往以全国儿少精神卫生领域领军人物陶国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参观和学习,是国内较早接触儿少精神卫生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2000年,他通过青岛市级人才引进,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后担任精神(儿少)五科主任。2008年,他前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参加为期两年的中澳儿童精神疾病培训班,并掌握了先进的儿少精神疾患诊疗技术。2009年,他远赴法国进行儿童精神疾病相关方面培训,接触了国际上儿少精神障碍的最新诊疗指南。
田博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重性精神疾病的诊疗,以及在儿少精神类疾病的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行为治疗等方面卓有建树。以田博为学科带头人的精神(儿少)五科自2013年开始进行儿童青少年专业的学科建设,是岛城内唯一专门从事儿少精神卫生方面诊疗的专业团队,近5年来接诊儿少患者近万人次。
“治疗”家庭
给儿少精神疾病“釜底抽薪”
田博讲述,上世纪50年代,非药物治疗几乎是精神科医生唯一的治疗技术,但实际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终是相辅相成的,儿少精神障碍具有特殊的发病特点,部分患者需进行系统的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治疗的有效防范,其特点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设定程序来纠正儿童和青少年行为障碍。医生在进行行为治疗时,必须系统运用强化、惩罚和消退等方法,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某些不适应性行为。比如,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松弛疗法,就是医生用来帮助患者减轻他们因为所体验到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导致自主神经兴奋的方法。少年儿童的情绪障碍、学习困难、适应不良、睡眠障碍等均可通过这些技术来改善。
田博非常重视家庭治疗,这种治疗并不针对患者本身,而是以患者整个家庭为治疗对象规划和治疗,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上。田博认为,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治疗基本策略是改变整个家庭,促进家庭成员的改变。
精神分裂症
不仅是成年人的专利
很多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成人的专利,但该病也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程比较慢,但呈进行性衰退,是一种以儿童感知觉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精神障碍。田博曾接诊过一名13岁的女孩,她总是感觉紧张、害怕,自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议论她,并命令她砸电视机等,患儿就会遵循命令,进行一系列反常行为。田博对患儿进行了详尽的精神检查和病史回顾,确诊她患有儿童精神分裂症。
田博为患儿制定了诊疗计划,确定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为消除精神症状,远期目标为回归社会。他选用儿童专用抗精神类疾病药物,同时合并心理治疗。在询问病史过程中田博得知,患儿自幼成长于单亲家庭,亲子关系有一定缺失,田博对其进行了家庭治疗,了解其家庭的构成情况、家庭特点和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流方式等,并加以引导,促进改变。治疗1年后,患儿症状全部消失,正常回归学校生活,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和睦如初了。
反复洗手
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
经常反复洗手常被认为是有洁癖,反复检查开关常被认为是爱忘事,这些行为一旦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则被认为是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田博曾接诊一名6岁的患儿小明(化名),初到门诊时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每次洗手时间长达十分钟,甚至反复要求去医院抽血检查。田博经过详尽的精神检查和病史回顾,按照诊断标准,确定小明患有强迫障碍。
根据小明这一特点,田博为其制定了专门的治疗计划,选择6岁儿童可用的抗强迫障碍药物的同时,选用暴露和反应预防治疗(行为治疗的一种),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治疗疗程,逐渐减少强迫症状,同时佐以松弛训练,教会小明调整情绪,经过半年多系统治疗后,小明变得开朗、活泼,重新回归课堂。田博介绍,强迫障碍患儿大多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古板、谨小慎微的性格缺陷,要培养儿童随和、豁达的个性,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要求不能过分严格、刻板,要给儿童更多个性发展空间。
儿少心理卫生
需要学校和全社会呵护
近年来,儿少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儿少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田博认为,这可能与人们的就诊意识提高,专业人员的诊断能力提高有关。儿少精神障碍的发病不仅与孩子自身神经发育异常有关,也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学校环境等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儿少精神障碍的治疗较成人难度更大,田博深刻认识到,儿少精神心理的诊疗工作任重而道远。
“当今心理卫生的理念已逐渐渗透到医疗、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儿童的心理状况受临床医生、老师、家长等多个群体的关注。 ”田博说,在儿少心理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医院、学校、社会需紧密结合,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教育和治疗工作,才能保障少年儿童带着快乐的心情健康成长。 本版撰稿 摄影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节能环保……昨天,岛城中小学生正式开学,各个学校也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学期开...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