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秋来了。
一片黄叶,一缕清风,一纹涟漪,总能给我遐想,一会儿思绪翻涌,一会儿沉思如佛——这就是我对秋的感受。然而,令我佩然起敬的还是那些名家,他们对秋的感悟,着实给干涸的沙漠一汪清泉,给郁闷的空气一腔清新,怎不令我心动?临窗而坐,静静地,聆听细雨润尘,领略轻风拂面,咀着名家的文字,和着名家的情愫,把秋情“吸”到心里去。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为名家的郁达夫,他道出北国之秋的神韵,他不远千里赶到北平,就是为了尝“秋”,可见,郁达夫对秋何其眷恋。相对南方的秋而言,故都的秋更显淳厚,“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难怪郁达夫发出这样的感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南方的秋果真没了色彩吗?那不是。生在台湾的张晓风对秋的感受就不一样,“秋色出现得比较晚一些”。他通过在南方生活的几个片断来展示自己对秋的感受。“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牵牛花,这样的秋景,了然一心的是团花似锦,神往之情油然而生。她教会我们读懂秋的方法——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清新的草香中去认取。张晓风对秋心存迷恋、虔诚和敬畏,联想到生命: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大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秋天,对大多数的名家而言,是个惬意的季节,而作为灵魂导师的史铁生,就不这样看了,他的人生坎坷,在青春年华时,却瘫痪双腿,最后,连双肾也失去了。他受着病痛折磨,忍受着生活的无奈,大部分人生在轮椅上坐着。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许多感慨万千的篇章。面对秋天,他严肃思考着人生的真谛,思考生命的真实,思考母爱的伟大。他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淋漓尽致地写了母爱的伟大,细致入微的体贴,默然无助的眼神,而最后,母亲悄然离去。在这个秋天里,史铁生心痛,表达了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对母亲不解的懊悔。“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面对富饶而美丽的秋天,史铁生却无限感伤和怀念。
罗兰没有史铁生那样的惨境,对人生自然崇尚淡泊,从她的《秋颂》中可以读出旷达淡然的人生观,“秋天的风不带一点儿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留连。”她从季节的变换中,悟出生命的规律,秋天是收获,成熟,充盈的季节。然而,罗兰一枝独秀般,脱离凡尘的想法,看出的是人生的平淡,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得与失,宠与幸都不必太在意,平淡的生活才是生命的本真。
我喜欢读名家笔下的秋天,读者想着,走进了名家的心灵世界,了解不同的人生境遇,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用睿智的目光,精深的情感,隽永的笔触,描绘了多彩的秋天,也展示了多姿的人生,这给我的心境一片温暖,给枯燥的人生一片坦途。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邢成博进入9月,也宣告中乙联赛北区进入了最后五轮的争夺。9月2日下午,青岛中能将坐镇主场迎来九月的第一场比...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