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腊梅
自东西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武都区积极对接青岛市黄岛区,向黄岛区内高新企业进行定向劳务输转,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如今,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一些企业里,可以看到似曾相识的面孔,听到亲切浓郁的乡土乡音,感受到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武都区安化镇谈坪村村民谈长红夫妇就是走出大山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现年30多岁的谈长红夫妇在家一直没有找到稳定脱贫致富的门路,生活比较困难。2017年3月,通过劳务协作平台,谈长红夫妇来到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打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如今,他们已打工一年多,去掉“五险一金”,谈长红每月可以拿到7000多元的工资,他的妻子王虎花每月也能拿到6000多元的工资,夫妻两人每月有上万元的纯收入,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谈长红夫妇已适应了外面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在公司的帮助下,他们住上了当地的廉租房。谈长红还打算把孩子也带到青岛来上学,在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干下去,实现他们致富的愿望。据了解,在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打工的武都籍员工有10余人。
在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活跃着一群像谈长红夫妇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走出家门,来到青岛的各大企业,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据了解。黄岛—武都东西扶贫协作启动以来,两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东西扶贫协作重要战略思想,全面启动实施帮扶协作项目。在劳务输转扶贫中,武都区已与黄岛区建立了劳务输转的对接协作机制,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了“春风春暖行动”,成功举办了“黄岛区企业武都招聘会”;分批次组织输转了157人赴青岛相关企业务工。近年来,武都区每年共输转富余劳动力13万人左右,创经济收入25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这10处礁石,游玩避开点 海边游玩一定注意潮汐变化,莫在礁石上长时间停留
半岛记者马正拓通讯员曲轩毅姜源赟报道本报8月26日讯入秋以后,岛城潮汐变化比较大。再加上今年台风频频光顾...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