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厨余垃圾,多数人第一印象是流着脏水的一团污秽,甚至鼻头都能闻到浓浓臭味。可在城阳天泰城社区居民家中,厨余垃圾却成了大家的宝贝,因为他们有一个神奇小桶,扔进垃圾倒出肥料,同时他们还学着用厨余垃圾自制酵素。昨天,记者来到社区居民家,一探他们的生活“小妙招”。
亮点1
垃圾进桶变身有机肥
记者来到居民李吉林家,见到了将垃圾变宝贝的神器,一个外观漂亮的绿色方形小桶。 “它叫‘波卡西桶\’,既是颜值派,又是实力派。 ”李吉林说话间掀开顶部盖子,又揭开内盖。记者注意到,与一般垃圾桶不同,“波卡西桶”底部带有滤网,滤网下方还有些许空间,并留有一个小孔。
随后,李吉林将案板上的果皮、菜叶一点点倒入桶内,每倒一层便洒些粉末,然后将盖子盖上,堵住小孔。 “刚才倒的是EM菌发酵粉,可以帮助里面垃圾快速发酵。 ”李吉林说,现在还没有堆满,随着垃圾体积因发酵日益缩减,一个“波卡西桶”约可以装下一家四口10天的厨余垃圾。桶装满后,可以放在任意角落里,让里面的垃圾自行发酵,只需定期从小孔中排出渗透下的液体肥即可。
在另一个桶中,记者见到发酵好的厨余垃圾,掀开盖子,里面已长满白色菌丝,一丝淡淡酸味飘出,并不刺鼻。盖上盖子,又将异味牢牢锁住,并未影响室内环境。 “这已经发酵为半腐熟状态,可直接埋入土中用作肥料。 ”李吉林说,数月后,半腐熟的厨余垃圾可在土中彻底腐熟,成为一捧捧养分充足的黑土。
2017年11月,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在城阳区天泰城社区推广波卡西堆肥法,作为处理“湿垃圾”新尝试,李吉林主动报名成首批体验者。“我家就住一楼,有时一开窗,不远处垃圾桶的味道就能传来。 ”李吉林说,厨余垃圾极易变质,一日不清理就会招来蚊蝇,得知“波卡西桶”的妙用,她迫不及待领回家。
亮点2
果皮、菜叶制作酵素
在居民商海燕家厨房,她拿出数个装有液体的瓶罐,亮出自己的 “宝贝”。“这里面都是我自己做的酵素。 ”商海燕说,制作材料多是剪碎的果皮、菜叶等,再加红糖、清水,因为是夏天,制作得比较快,大约3个月就可以发酵完成。
“前段时间朋友给的杏忘吃了,我发现时都烂了,于是统统做成了酵素。 ”商海燕说。记者拿起一瓶制作好的酵素,可能由于长时间发酵,里面的发酵物已变成碎状,上面飘有一层粉末。酵素味道因制作原料不同而不同,但大部分都有淡淡果酒香味。
与其他居民制作的酵素不同,商海燕的每瓶酵素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因在于每个瓶子都有她手绘的瑜伽小人。“偶然在朋友圈看见了瑜伽小人,觉得好玩便开始自己画着玩。 ”商海燕说,自己虽然不练瑜伽,但很喜欢瑜伽动作。如今,商海燕经常在网上直播酵素瓶上画画,引来不少网友的好奇,纷纷在线询问酵素制作“秘方”,她也总是倾囊相授。
今年5月份,一位居民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聊天时,偶然谈起了酵素制作方法,社区迅速掀起一股“酵素风”。平时扔掉的饮料瓶,各类闲置的密封容器都成了制作工具。相比肥料,酵素更能引发人们兴趣,并且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
应用
厨余垃圾变身用途广泛
经过居民们动手加工,原本令人嫌弃的厨余垃圾再度回到人们生活。尤其是酵素,因为用途广泛,它渐渐成为居民眼中的“宝贝”。酵素可以做成清洁剂,拖地、擦桌子、冲马桶等,不仅去污效果好,还可以去异味。夏天在屋中用酵素清洁还能驱虫,连蚊子都少了。此外,酵素灌溉盆栽还能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很有利。
若说酵素局限在室内,那垃圾肥则牢牢占据居民的阳台和小院。墙角的滴水观音苍翠欲滴,台阶下的龙骨郁郁葱葱,青草茂密繁盛,这个未曾刻意打理的小院俨然成了天然小花园。李吉林说,几个月前,院子里还尽是建筑垃圾,一片荒凉。如今在院子里已零零散散埋了十几桶“垃圾肥”,有自己家的,也有楼上邻居的。
“现在家里产生的半腐肥主要埋在院子里,液体肥则稀释后浇在花盆中,也算应了那句‘肥水不留外人田\’。 ”李吉林笑着说,这样既节省花肥钱,还减少了环境污染,让废弃的垃圾在家中二次利用,自己也带着孩子体验了大自然的乐趣。
“厨余垃圾即湿垃圾,占生活垃圾60%以上,湿垃圾处理不慎便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湿垃圾还会污染其他可回收垃圾。 ”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徐进说,与其让湿垃圾回收后再费力分离,不如在家庭端得到妥善解决。为此,经服务中心探讨,这才试用波卡西堆肥法,免费为天泰城社区居民提供波卡西桶和EM菌发酵粉以及使用方法,现已推广到200余户居民家中。
展望
垃圾处理社区内循环
“根据居民反映来看,制作堆肥和酵素这两种厨余垃圾处理方法效果还不错。 ”徐进说,家庭制造的酵素一般能够自产自耗,但“垃圾肥”的消耗还是个难题,因为并非每户居民家都有小院。虽然现在服务中心可以收回居民生产的“垃圾肥”,但随着肥料越来越多,服务中心的储存空间也越来越吃力。
前期,徐进曾联系到一家农场,为居民和农场搭建桥梁。居民带着孩子到农场参与户外实践活动,亲手将厨余肥料埋进菜地,并且用一个“波卡西桶“的厨余垃圾换取农场两斤有机蔬菜。 “厨余换菜”激发了更多居民的参与热情,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垃圾处理大军。“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农场小了,用不完我们的肥;农场大了,我们的肥可能不够。 ”徐进说,还是希望建立稳定的“垃圾肥”处理端。
“完全发酵后,肥料的体积会大大缩小,如果能充分利用社区的闲置地,就可以消耗居民们生产的‘垃圾肥\’。 ”徐进说,厨余垃圾原本是饮食的末端,把它变成有机肥料,用它来滋养土壤,长出更加绿色、安全的植物被居民食用,相当于经过一个循环回到了饮食的起点。下一步,她打算协调社区,好好利用起社区中的荒芜草地,打造堆肥区,待时机成熟,种上花草蔬果等,打造一个绿色社区花园,真正实现厨余垃圾处理社区内循环。
新闻内存
一群“环保妈妈”的故事
在天泰城社区,有这样一群热心环保的妈妈们,她们在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导下,自发组成数支团队,举办过多场义卖、义捐等活动,让家中闲置物品再度找到利用价值。过去,为减少塑料袋使用,社区中总能看到“环保妈妈”们端盆买菜的场景;近日,她们又开展减塑行动,通过发放布袋,呼吁居民远离“白色垃圾”。
此外,“环保妈妈”们还定期商讨身边各类环保问题,带领家人朋友共同参与环保活动,向亲戚朋友推荐环保小妙招,共同为环保事业接力。 “环保妈妈”们相互支持帮助,美化了环境,也凝聚了人心。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涛
新闻推荐
新华社青岛8月23日电山东省青岛市辽源路有一名姓罗的摊贩长期占路经营早餐,并与城管执法人员“捉迷藏”,屡禁不止。城管执...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