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第7批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名单,注销原因是这22家私募机构均为“失联机构”,且“公示期满三个月且未主动联系协会”。记者了解到,其中有17家为私募股权机构,5家为证券投资机构,而有些机构的失联早有征兆,常出现兑付危机、涉嫌非法集资、卷款潜逃等情况。那么面对私募机构失联情况,投资者该如何维权?
找投资协议判定是否被侵权
失联私募基金网站已不存在,无法登录;拨打联系电话提示空号或无人接听;更有甚者,连以往平日里的办公场所也早就易主……私募失联往往会让投资者感到恐慌,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权益。记者了解到,购买的私募失联或者跑路并不完全意味着侵权,所以在涉及维权时,投资者需要先明确自己的权益是否真的受到了侵害。 “一般而言,投资者在出资前,都会签订协议或合同,投资者先要看看自己的协议做了哪些约定。比如合同的性质是属于投资协议还是借款协议,资金是否由银行进行托管等。 ”青岛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文涛律师介绍说,如果投资者签订的是投资协议,投资者就需要再做一定的调查,自己投的钱拿不回来了,是基于正常的商业风险导致的投资失败,还是被基金公司卷款跑了。如果是正常的投资失败,就不存在维权之说,如果是被卷款逃了,那么才需要维权。
通过民事或刑事维权
有律师认为,涉及维权要分两种情况:一是第三方代销的私募产品,需要认定双方是构成金融服务法律关系还是代销法律关系;二是直接购买的,则涉及民刑两个层面的问题。
据王文涛律师介绍,如果是第三方代销的,投资者维权的关键在于认定双方是构成金融服务法律关系还是代销法律关系,二者主要从第三方是否主动推介、推介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果关系、第三方提供金融服务是否收取对价等方面界定。如果构成金融服务关系,则可以请求第三方承担责任;如果构成普通代销关系,投资者一般只能要求私募机构承担责任。
如果投资者是通过私募直接购买基金的,维权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民事途径,另一个是刑事途径。具体的维权形式,投资者需要根据情况确定。比如,基金管理公司卷款逃了的,基金管理公司就可能涉嫌诈骗罪等刑事罪名,投资者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在维权过程中,王文涛律师建议投资者寻求专业法律人士帮助,通过合法手段维护权益。
四方面助私募投资者“防雷”
据律师介绍,私募投资者可以从四方面“防雷”。一是做好应尽责任调查,比如私募基金以前是否做过相关项目,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前是不是从事金融行业。如果基金管理人以前从事其他行业如地产之类,就风险较大,如以前在银行、证券公司,就相对靠谱。
二是委托金融专业律师仔细审查相关基金合同、贷款合同,看其法律关系是否复杂,合同中是否有陷阱,同时也看一下相应托管人的资信。
三是到基金业协会确认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的登记情况。
四是要求管理人披露项目的具体情况,出具其持有的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证明,以及相应的股权登记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去项目所在地实地考察。
记者 杨博文
新闻推荐
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上映4天票房破6亿元 黄渤: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收获喜悦
□本报记者陈巨慧由黄渤执导,黄渤、王宝强、舒淇、张艺兴、于和伟和王迅联袂主演的电影《一出好戏》自8月10...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