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烦。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耐盐碱水稻,研发主阵地在青岛。今年已开始全国大范围试种。在去年的测产中,海水稻表现不错——一种编号为YC0045的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超出预期的300公斤。
然而,乐观的情绪没持续多久,即招致国内多名水稻专家公开质疑。据《科技日报》8月6日报道,有专家指出,海水稻名不副实,有“炒概念”嫌疑,与海水并不沾边。此外,因为“海水稻”在研发试种时,采用海水+淡水混合配制咸水的方法,也可能耗费大量淡水资源,且在良田大量抛荒的背景下,海水稻是否具有商业化推广价值,值得商榷。
针对质疑,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也公开回应,认为取名海水稻是为了通俗易懂。“海水稻”不会浪费淡水资源,不需要开发新的土地资源,且因海水稻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高,能满足高端需求。该负责人表示,很多人闭门造车,靠想象进行评论,“不负责任”。
客观而言,“海水稻”意义之大,丝毫不亚于此前的杂交稻。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当下评判海水稻争议的基点。即便提出质疑的专家,也肯定从耐盐碱水稻研发的角度来看,海水稻确实有所突破。
毕竟,我国目前约有盐碱地15亿亩,土地盐碱化一直是当地民众脱贫的障碍。如果海水稻能够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理应遵循基本的标准与规范。从“一名之立”,到亩产核算;从宣传的高盐碱环境,到现实中的海水+淡水混合配比;从推广科技成果,到品牌的包装营销,都需要严谨细密、实事求是。
既要宣传海水稻在宏观经济社会层面的巨大价值,也要讲清楚是怎样的海水稻,用什么样的水灌溉、盐度多少、对土壤有哪些要求等等。如果只选用宏大话语,而缺乏对细节的描述,则未免误导公众,让人误以为仅是一种用海水灌溉的水稻。
即便是出于科普的需要,也不能牺牲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随意忽略或者跳过一些必要的环节与步骤。比如,避而不谈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的耐盐碱水稻研究,无视全国多支团队都在研究的事实等,均不客观。
科学研究当然是一场长跑竞赛,但同时也是接力赛,所有参与的科学家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决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耸动效应甚或轰动效应,而标新立异。
如果总是想着抓人眼球,甚至被商业营销那一套手法主导,也就失去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必须看到,任何过度的包装,都只能越来越远离真相、远离事实,也远离了科学精神。
有讨论,有争议是好事。质疑与驳难只会让事件的真相更清晰,也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学术风气。如果都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则只会助长科技界的喧嚣与浮躁。
惟愿相关各方都能够从海水稻争议中汲取教训,科技成果宣传要求真相、接地气。不要被意气裹挟、被利益绑架、被炒作影响,而应以更加严谨的风气做好研究、讲好故事,真正造福于广大民众,服务于时代。
新闻推荐
早报文娱专讯8月4日晚7:00,岛城沿海一线,灯光炫彩迷人、游客川流不息,伴着炫目的灯光秀,和着浪漫的音乐,2018“青岛夜色美”街...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