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每一个字迹都刻着时代烙印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7-10 07:59   https://www.yybnet.net/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文艳

图/邹勇

暑假来临,小学、中学、大学、辅导班,各个阶段的学子们都拿到了毕业证,离开了原来的学校,多年以后,翻开这些证书,会有无限感慨,而不同时代的证书,也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本期,我们走进青岛收藏家邹勇先生的家中,通过这些特殊的证书,了解青岛,了解青岛那些年的教育历程。

西小水小学的踪迹

民国时期,学校大多数是私立学校,公办学校较少。政府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体现在毕业证上就是除了学校的印章外,还加盖了当地政府或者教育部门的印章。那时的毕业证,以蓝色调为主,用孙中山头像做装饰。毕业证上的字体全都是竖排,纹饰简单拙朴,盖的印章基本都是篆书,民国毕业证的纸张很有特点,轻、薄、透,不容易保存,纸角上还贴着带有面值的国民政府印花税票。

不过,这是一张修业证书,颁发于1933年3月,所属学校是“青岛市市立西小水初级小学校”,校长是刘振汉。

青岛市教科所研究员、教育研究专家翟广顺先生专门对这所小学做了进一步了解,他告诉半岛记者,西小水小学始建于1930年3月,隶属沧口区7所初级小学之一,1933年底迁进新校舍,校长是孟繁仁,月薪30元。当时小学有5个教学班、168名学生。校长签名是刘振汉,翟先生说在1933年秋季的青岛市全体小学校长名单中未找到他的名字,足以说明,自1933年上半年,刘振汉就已经结束了他的小学校长生涯。

而这年冬天,时任教育局局长雷法章视察了西小水小学,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翟广顺先生提供的报告中,一一列举了新校舍尚且疏漏较多:洋灰墙面被冻裂;教室内部还是土地,扬尘严重;学生学籍整理混乱等,已责成校长一一改进。

见证青岛解放

这是一张简洁的毕业证书,由于时间久远,已有些斑驳,不过,它的出生,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1949年7月。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20多天后,这张证书颁发给学生,它来自于市立台西区云南路国民中心学校,前身是台西镇公学堂。

台西镇公学堂是西镇地区最早成立的公立学校,1915年开办。早期设于租用的民房当中,1919年,台西镇附近云南路、滋阳路、寿张路、邹县路一带开发,西镇的规模得到发展,新的学堂拔地而起(今二十四中位置)。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后,台西镇公学堂改名“台西镇小学”,学制改为6年,其中初小3年、高小3年。根据1928年刊行的《胶澳志》记载,此时的台西镇小学规模已经扩大到:教室25间、办公室5间、杂用室7间、宿舍1所,有教员11人、职员1人、学生370人,每年拨给经费为6471银圆,并设分校在濮县路。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台西镇小学被定名为青岛特别市台西镇小学。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台西镇小学更名为青岛市立云南路中心国民学校,简称云南路小学,并附设幼稚园。1958年,台西镇小学被取消,原有学生被分流到定陶路、濮县路、四川路等小学,原址成立了青岛第二十四中学。使命完结后,云南路小学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

百年尚德,一位女校长来过

两张风格完全不同的毕业证,有着特殊的联系,因为它们出自一个学校,来自同一位校长的签名,只是,7年相隔,学校已经发生了巨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终于,青岛人民摆脱了日本人的侵略,而就在一个月前,一个叫王化民的15岁男孩刚刚取得了青岛私立尚德小学的毕业证书,校长是杨端玺。

1952年7月1日,另一名女同学取得了私立民光小学的毕业证书,校长仍是杨端玺,显然这两所看起来名字毫不相关的学校,其实有着特殊的联系。

翟广顺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尚德小学与民光小学其实为一所学校,1949年,青岛解放后,私立尚德小学改名为私立民光小学。1952年8月,私立民光小学与另一所“私立鸾台小学”合并,仍叫“私立民光小学”。1952年11月,根据收回教育主权的最高指示,私立民光小学被政府接收,因地处上海路,便依照路名改为“青岛上海路小学”。

那么,私立尚德小学又有什么特殊来历呢?

其实,和周边的崇德、文德中学相似,尚德小学也以教会为背景,其前身是青岛市中华基督教长老刘寿山于1920年创立的教会学校。1922年,青岛回到祖国的怀抱。同年12月10日,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成立,直属北洋政府,学校便改名为“胶澳商埠中华基督教私立尚德小学校”,名称为取“启迪民智尚志,涵养民心仁德”之意,简称“尚德小学”。学校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十分重视师德事业责任感的涵养,强调“小学教员的作用是启迪后进之要素,乃地方兴盛之所关。”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视之如良友,爱之如子弟,循循善诱,不厌不倦。”“尚志·养德”的育人理念自此开始树立。

1936年学生达335人,教职员11人,教学工作及各项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停办。1938年4月15日,受“卢沟桥事变”影响的尚德重新复校,在这期间学校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磨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日伪时期,尚德小学没有屈服于汉奸当局的淫威,始终坚持不设日语课,不接受当局的经济补助,只有靠教会捐赠维持。抗日战争后期,1942年后,由于教员教学有方,育人结硕果,学生学习质量与同级学校相比十分突出,要求就读的人多了起来。尽管学费成倍增加,仍门庭若市。1946年学生1016人,1949年学生1172人,学校得到社会的极大赞誉。

青岛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1951年8月,全体教工倡议将私立尚德小学改为私立民光小学,取其人民见到了光明之义。1952年8月,私立鸾台小学与私立民光小学合并。1953年1月更名为青岛上海路小学,1953年7月原市北区青年团总支书记初达任上海路小学第一任公派校长。1957年到1976年,在社会的动荡中,学校亦几经坎坷,1978年,市教育局确认上海路小学为市重点小学之一。

翟广顺先生说,证书上的校长杨端玺,女,1915年出生,山东历城人,毕业于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38年任教于青岛尚德小学,1942年辞职,1945年5月回到尚德小学任职,被聘为校长,直到1953年7月解职。

薄薄的证书,见证了上海路小学的沿革历史,遗憾的是,没有查阅到太多关于女校长的经历。翟广顺先生说,当时小学校长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要差一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一多、梁实秋等大学教授一个月四百个大洋,青岛一中的校长才200个大洋,台东镇小学的校长75个大洋,一般中学老师也就是四五十个大洋”。

新闻推荐

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备案这么办

链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具体办理地点:2018-07-10 05:45
评论:(每一个字迹都刻着时代烙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