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纪宇《风流歌》:从青岛飞向全国

来源:青岛早报 2018-06-24 06:01   https://www.yybnet.net/

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 我心中的情丝象三春的绿柳;

风流哟,风流,谁不爱风流? 我思索的果实象仲秋的石榴。

……

19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不时会播出这首脍炙人口、名为《风流歌》的配乐诗朗诵。

《风流歌》的诞生

这首诗的作者——纪宇,生于1948年,原名苏积玉。 1964年,苏积玉考入青岛九中后即开始写作。由于投稿老是被退,受到一些同学取笑,他灵机一动,将姓名中的后两个字“积玉”,改为谐音“纪宇”作为笔名,一直使用至今。 1965年,因写诗总不能发表,他转而写杂文,在《青岛日报》上发表了《怨与不怨》等杂文;1966年3月,处女作诗作《石雷》发表在《山东文艺》上。

1968年,20岁的纪宇分配进青岛卷烟厂当工人,凭借着对文学与生俱来的热爱,他一直坚持诗歌创作。 1973年,已经在诗坛小有名气的纪宇被调到青岛市文化局戏剧创作工作室,从此走上了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7年后的1980年,轰动诗坛的《风流歌》(一)诞生。那一年,诗人正好32岁。这首长诗也是他情感的一次集中喷发。

纪宇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1979年,是非常值得回忆和总结的一年。那时,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的追求,怎样使青春焕发光芒,找到人生最大的价值。这些引人思索的问题,在我的心中已经回旋多时。人们,尤其是青年们的思想空前地活跃,许多早该打破的禁区被闯开,呈现出令人惊喜的新气象。然而一小部分人中也产生了迷惘。有人感到理想渺茫,狂热地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却越来越感到精神上的空虚。这时,我产生了要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下这种社会现象的愿望。 ”

纪宇说:“这种愿望是强烈的,不可遏止的,却又是朦胧的,不甚明确的。该怎样来正面回答社会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呢?我还没有想透。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我想写一首诗,这首诗应凝聚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思索和理解。我应该表述的中心主旨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人的真正价值和尊严是什么?更具体一点就是说,人应该在哪个层次上生活、奋斗和追求?但在这时,我还没有找到一条最便于抒发感情的渠道,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某一种形式、某一种角度、某一种方法。 ”

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天不负。1980年3月,纪宇来到北京。他偶然听说,自己敬仰的著名诗人李季不幸逝世了。他的心情格外沉重。李季在年轻时便写出了《王贵与李香香》那样有广泛影响的诗作;解放后,他以石油工人代言人的身份,不断用诗歌讴歌着来自石油战线的捷报。从私交上讲,李季生前曾关心、帮助过他。虽然没有人通知,他却打听到李季追悼会的时间,赶到八宝山礼堂。礼堂里摆满了花圈和全国各地诗人送来的挽联、挽诗,表达着人们无尽的思念。临终前,李季提出要穿套石油工人服装上路的愿望。此刻,站在李季灵柩前,凝视着他身上的帆布工装,头上闪亮的铝盔和安祥的面容,纪宇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李季老师的生平和最后的愿望使纪宇想起了诗人的使命。纪宇又想起了构思多时而没有找到感情喷射口的那首诗。忽然间,像一道闪电划破思索的天空,纪宇心中突如其来地涌现出两个字:“风流!”顿时,他的心中豁然开朗。“风流歌”这个新颖响亮的题目突现出来,他决定用它来统帅和处理那个阶段的思索,以此创作这首诗歌。

追悼会结束后,纪宇搭车返回市区,恰巧和《人民日报》袁鹰老师同坐一起。纪宇忍不住说了想要写这样一首诗的想法。袁鹰很感兴趣,鼓励他说,“写成后寄给我们”。纪宇回忆说,在返回青岛的火车上,诗句像排着队在脑海里翻腾,涌向笔端,带着创作的冲动和真正的快乐,诗很快就写出来了。

《风流歌》风靡一时

据纪宇回忆,酝酿已久的《风流歌》(一)写完于1980年4月28日凌晨。那一刻,纪宇既激动又不安。煞费心血创作的这首长诗能不能到大家的理解和喜爱?他心里根本没有底。

《风流歌》能广为传播,得益于报纸和广播。《风流歌》是在《人民日报》首发的,反响不错。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由著名主持人瞿弦和与张筠英朗诵的配诗乐朗诵。这首充满时代激情的长诗随着电波,一下子传遍大江南北,好评如潮。后来,中央电台又把复制磁带分送各省电台,于是《风流歌》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广泛传扬,听众的来信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82年,《风流歌》诗集出版,很快销售一空。许多省的广播电视报都应听众要求连载了这首诗的原文。来自读者和听众的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让纪宇心如潮涌。

一个青年工人来信说,为了录下电台广播的《风流歌》,找不到空白磁带,就抹掉了香港流行歌曲;老山前线一位战士来信说:“《风流歌》令人陶醉,催人奋进。在写信的时候,炮声还在我们身边响,也许我们将为祖国牺牲。但我们希望朗诵着昂扬的诗篇战斗。 ”

时隔5年,也就是1985年9月18日,又是一个万簌俱寂的凌晨,纪宇在灯下写作完成了《风流歌》(之二)。按他的说法:“我要替战士唱血染的风采,第二支风流歌,为战士独有。 ”

1986年9月7日,《风流歌》(之三)又在青岛问世,这首诗分几个部分,分别为“三唱风流歌”“时代与风流”“改革的风流”“齐唱风流歌”。至此,跨越6年间、3首《风流歌》全部完成。

38年过去了,从海滨城市青岛先后诞生的3首《风流歌》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座标志性的丰碑,至今令人津津乐道!诗人纪宇也从一位才气横溢的小伙子变成年近七旬的老者。而今,他依旧不忘初心,坚持为人民写作,让心中不老的诗情奔涌向前……

姜乾相

新闻推荐

少山红杏丰收,也有“甜蜜的烦恼” 产量太高来不及采摘掉落一地,价格绝对实惠快来捧场

▲一位果农在向记者展示好吃又便宜的少山杏。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郑成海姜瑞胜又到杏黄麦熟时。说到杏,许多市民马上...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VR影像周 惊艳首秀2018-06-24 05:57
猜你喜欢:
评论:(纪宇《风流歌》:从青岛飞向全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