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买保健品买到家里没钱吃饭,买到要用扁担挑上楼,吃得丈夫胡子头发都掉光。如果不是新闻报道,我们可能又要吐槽一句“剧情好浮夸”。在重庆,不到50岁的吴梅从半年前开始陷入保健品旋涡,让家庭蒙上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阴影。
老年人沉迷于买保健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时不时还以极端方式登上社会版头条,让人唏嘘:青岛一位60岁老人花10万元购买保健品后被坑,留下遗书在海边自杀身亡;重庆一大妈为了买保健品,耗尽老两口节俭一辈子省下的30多万积蓄,导致老伴重病无钱医治,女儿急得要跳楼……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那些因为“剧情”、细节、损失钱财、酿成后果不具有“爆点”而没被报道的案例,还不知有多少。轻则失财,重则丧命,将保健品(包括医疗器械)推销,比作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传销”,可谓恰当。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老人热衷买保健品的心态:害怕生病,认为花钱买健康值得——也有点闲钱。心理空虚寂寞,渴望得到认同与关爱,而子女们不是太忙,就是没有共同话题,不能给予心灵慰藉。我们也知道促销员的套路:先花式打“免费”旗号,免费讲座、免费领奖品、免费旅游,吸引节俭意识强的老人参与,而后对老人各种嘘寒问暖、体贴入微,让老人不买都不好意思。最后,即便发现上当受骗,老人们也缺乏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但是,除非家有买保健品买到魔怔的老人,否则我们还是很难体会这些家庭的痛苦与绝望,顶多在看到这类新闻时,留下一两句“骗子可恶,老人可怜”这类无关痛痒的评论。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问题。
去年,澎湃新闻曾报道浙江大学心理学退休教授黄勤,沉迷买保健品19年,先后花费了40余万元。按理说,这是一个剖析老年人沉迷买保健品的典型案例,因为它至少说明,学历高、经济宽裕、家庭和睦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可能落入陷阱。反过来说,那些各方面不如黄勤的老人更容易成为受害者,更应当引起警惕。可是,对此新闻,很多人表达的是“心理学教授还上当,还要19年才看破,呵呵”类的挖苦讽刺言论。
得承认,总有人揣着莫名的优越感,对老年人抱有种种偏见,却很难或不屑于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本就是本能与共通的,尤其是在身体机能变差的老年,这种心理会变得尤为强烈,这是不分学历、身份、阶层的。换句话说,在懂老人这点上,保健品促销员比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们对老年人心态的洞察,以及采取的“低姿态”,拉近了他们与老人的距离,让老人不知不觉打消了戒备心理,逐渐建立信任,这是保健品骗局屡屡成功的心理基础。等心理上的信任变成情感上的依赖,再想拉老人回头就难了。
还有,我们总是批评老人做得不对,却很少耐心教教他们怎么做才对。比如,熟稔上网的你,可以轻松获得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和防范信息,可以随手转发或直接告诉父母与熟悉的老人;你少打局游戏,花点心思找找商家忽悠中的漏洞,或去听一场保健品讲座,想想“反制”办法;为父母订阅正规的医疗保健报刊杂志,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最简单的,你多打一个电话,父母就能少接一个骗子的电话。你多回一次家,父母就少一分孤独。你多带父母去做次体检,他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不必忧心忡忡。你给他们买份保险,也能减轻点他们的精神负担。只有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才能对错误的脱敏。你可以做的,真的很多。
我们不吝于表达对保健品市场乱象的愤慨,呼吁监管部门更有作为,这固然没错。但光“堵”和“禁”还不够,心理上理解老人,与方法上的引导,同样重要。当然,这不仅需要子女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谁都有老去的一天,也都有可能落入骗子的陷阱。只有先在心理上消除焦虑与恐惧,掌握正确的养生保健之道,血拼保健品的闹剧,才有可能随风而散。
新闻推荐
“济钢号”铁路集装箱专列开通未来将实现“天天班”运输“二次创业”的济钢多个转型项目开花
“济钢号”集装箱班列开通记者黄敏通讯员李振清摄济钢转型成效如何?近日,第一班历城—黄岛港铁路集装箱列车“济钢...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