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洪刚(署名除外)
编者按
随着夏日的来临,青岛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大学路与鱼山路路口,游客们排队拍照留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山大给青岛带来了人文荟萃的辉煌时代,一批大师曾在这里教书定居,如闻一多、梁实秋,如老舍、沈从文、王统照、洪深等。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不多。梁实秋故居自去年整修悄然开放后,从4月份到10月份(只在节假日,其他时间不开放)已经迎接了数千人次游客。今年五一,故居刚刚开门迎客不久。虽然目前故居尚属于个人性质,但我们终于能够走进这层小楼,体会梁实秋先生在这座海滨城市生活的惬意和宁静。本期,我们力邀《梁实秋在山大》的作者、就职于山大的张洪刚老师,根据他多年的搜集和采访,再现了梁实秋在青岛读书、创作的充实生活,并还原了他离开青岛的前因后果和恋恋不舍。
挑灯夜读
不敢误人子弟
我到三十岁左右开始以教书为业的时候,发现自己学识不足,读书太少,应该确有把握的题目,东一个窟窿、西一个缺口,自己没有全部搞通,如何可以教人?既已荒疏于前,只好恶补于后,而恶补亦非易易。
——梁实秋(摘自梁实秋《读书苦?读书乐?》)
“树下一卷诗,
一壶酒,一条面包——
荒漠中还有你在我身边歌唱——
啊,荒漠也就是天堂!”
有诗,有酒,有面包,有歌唱,这是梁实秋在青岛山大惬意生活的缩影,在这里他教书、读书、写书、译书。他从小就喜欢买书、读书、淘书,终生以书为友、与书结伴。可以说,书对他而言犹如阳光和空气,不可或缺。
梁实秋父亲梁咸熙,前清秀才,毕业于京师同文馆之后,供职于京师警察厅。他有一所书房,名曰“饱蠹楼”,因喜涉猎小学、金石文字,训诂方面收藏甚富。这个书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禁区,不准随意入内,但梁实秋是个例外,他可以自由进出,自由的翻阅图书。梁实秋的儿子梁文骐曾说:“父亲并不治小学,祖父的那些书,我想父亲也未曾读过。但书的存在,即是一种教育。”
梁实秋在山东大学嗜书如命,开始真正恶补起了读书。他14岁入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取得学位,为什么他还要恶补读书呢?梁实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因为执著于兴趣,大学时他私下里把自己归为“少小爱文辞”之列,对数学不屑一顾,成绩一般。留学时被迫补习立体几何等,因遇到一位肯循循善诱的老师,竟然被培养出兴趣,取得优异成绩。梁实秋说,大学教授的是基本知识,“凡是课程规定的以及教师指定的读物是必须读的”。
梁实秋在山大忠厚敬业,不敢误人子弟,虽然学贯中西,仍是发现自己“学识不足,读书太少”。他感叹道:“我喜欢书,也还喜欢读书,但是病懒,大部分时间荒嬉掉了!所以实在没有读过多少书。年届而立,才知道发愤,已经晚了。”
梁实秋当时住在鱼山路7号(现为33号),地上2层,地下1层。小楼的二层有一个阳台,两侧的房间分别是梁实秋的书房与寝室。梁实秋曾要求房东在院子里种一些树木,房东竟拉来两车树秧,种下六棵樱花,四棵苹果,两棵西府海棠,每逢花季,枝繁叶茂,繁花如簇,生气盎然。他说过,“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藉以骄人的”。在这幽静芬芳、没有尘嚣市声的书房,梁实秋潜心读书、写作和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与夫人程季淑
梁实秋与父亲梁咸熙
梁实秋(后排左三)全家福。
读在山大
在山大,梁实秋潜心读起了书,做起了研究工作,思想与创作情况表现出明显的名士风范。他在《读书苦?读书乐?》一文写道:“我自三十岁才知道自动的读书恶补。恶补之道首要的是先开列书目,何者宜优先研读,何者宜稍加参阅,版本问题也是非常重要。”当时他兼任图书馆馆长,十分注重馆藏建设,大量采购中外文图书和中文线装古籍。他利用机会在英国文学图书方面广事购储。标准版本的重要典籍以及参考用书乃大致齐全。梁实秋当时正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所以外文书重点采购各种版本的莎士比亚著作,以数量多、版本全而著称,成为特藏。
有了书并不等于问题解决,要逐步一本一本地看。从此,梁实秋以“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为座右铭,开始大量阅读有关英国文学书籍,潜心研究英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莎士比亚剧本和米尔顿作品,并把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引入了大学课堂。梁实秋说:“我一面教书,一面恶补有关的图书,真所谓是困而后学。例如莎士比亚剧本,我当时熟悉的不超过三分之一;例如弥尔顿,我只读过前六卷。这重大的缺失,以后才得慢慢弥补过来。”
除了恶补英国文学以外,他还着手古书的研究。赴美留学前梁实秋的父亲为其准备了同文书局石印大字本的前四史,共十四函,要他在美国课余之暇随便翻翻,因为他始终担心他的国文根底太差。可惜梁实秋将书带过了太平洋,又带回了太平洋,差不多是原封未动交还给了其父。梁实秋认为,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读一些中国传统的古书。
在山大短短几年,梁实秋逐字逐句地研读完《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和《杜诗全集》。他“嗜书如命”,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他平时除床头必备一书外,连上厕所都不忘带一本书,《十三经注疏》就是厕所里读完的。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
关于读书,梁实秋曾说过:“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在他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茜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念书。我爷爷是前清末科的秀才,几间屋里堆满了书,书架子一直顶到房顶。我父亲更是个书呆子,从早到晚整天看。”
在山大的四年时光里,梁实秋熟读重要典籍,为日后的学术成就和关于莎士比亚的翻译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马术世界杯天津站115cm记分赛青岛小嫚一骑绝尘 梁旖旎力压奥运骑手霸气登顶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悦近日,2018国际马联(FEI)场地障碍世界杯-中国联赛天津站结束了首个比赛日的争夺。在当天最高级别115cm级别记分赛的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67对人马组合参与争夺。经过激烈比...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