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
3月19日晚,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在青岛人民会堂上演。这部刚刚在北京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揭幕的大戏,带着北京专家、专业观众的赞誉,在家乡的舞台上,再现中国民族歌剧的魅力,演绎“第一书记”的时代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席中来了不少真正的第一书记,现场欣赏“第一书记”马向阳的扶贫故事。
回家歌唱:
四个村妇“笑”果十足
“村民们注意啦”,随着“大喇叭”的广播,人民会堂的观众们跟随演员们进入了“大槐树村”,进入“第一书记”马向阳的扶贫故事里。《马向阳下乡记》作为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聚焦***主题,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申请到儿时生活过的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上共同致富道路的故事。
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熟悉的故事,很多观众对这部剧倍感亲切。尤其是舞台上四个充满喜感的村妇,不管在北京展演还是回到家乡演出,“笑”果都十足。家住浮山后的孙先生也是专程过来观看演出的,他说这部歌剧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接地气,“看着村里鸡毛蒜皮的事,感觉马向阳这个村官当得非常不容易。以前看的是电视剧,现在看了歌剧,感觉歌剧的表现形式更加直接,也更加富有艺术性,音乐也非常好听,真是来对了”。
特殊观众:
第一书记向马向阳“取经”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来了不少特殊的观众,那就是真正的第一书记。平度崔家集镇大刘家庄村的第一书记曹多奇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看这部歌剧了,第一次看的时候他还没有当第一书记,那时候感受也不是很深,第二次看的时候已经当了小半年第一书记,再看就颇有感触,“可以说这部歌剧反映了我们农村的现状,第一书记面对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看完之后深受启发,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是压力也是动力”。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农村出身,感觉回村里当第一书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真当了第一书记后发现不是这样,“一般人看的话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切切实实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说到底,我们也该向马向阳学习”。
平度西王家疃村的第一书记丁会元说,他们那一排坐的都是第一书记,大家一边看戏一边聊他们村里的情况,都感觉这部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在农村的现状,“感觉这部剧的编剧是非常有生活体验的,写的东西都比较真实,比如剧中的第一书记刚到村里,有的村民就问带了多少钱,这个我在当第一书记的时候也遇到过。而且,我感觉这部戏的艺术性也非常高,看的时候非常受启发,比如马向阳的一些做法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当然不是说具体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是他对待老百姓的态度”。
载誉归来:
在京揭幕民族歌剧展演
《马向阳下乡记》自2017年8月30日青岛首演之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登上了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大舞台,并且得到了文艺界以及普通观众的认可。
在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共有23部来自各地的歌剧集中展示全国高水平的歌剧剧目。专家座谈会上,该剧获得国字级专家的认可。中国歌剧研究会首席顾问羊鸣是《马向阳下乡记》的指导专家,他总结称:“这个戏带有轻喜歌剧特色、民俗特色,我很赞赏,是继《小二黑结婚》之后,难得一见的乡村喜歌剧。”
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则集中了15部“优中选优”的民族歌剧,这些作品展示了近年来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带动下,民族歌剧在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凸显了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民族歌剧的重大意义。《马向阳下乡记》不仅被选中进京演出,3月8日还作为开幕演出在北京保利剧院领衔开演。该剧首演获得了文化部领导、专家的赞誉,第二场演出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市场效应。该剧主创在首演之后还应邀前往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在“2018年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上与学员们进行了研讨交流。
凝心聚力:
举全院之力140人参演
“一部歌剧给一个院团带来了变化,给演员带来了自信。”青岛市歌舞剧院董事长张乐群说,《马向阳下乡记》不仅具有传承中国民族歌剧、展示***的意义,对于整个剧院来说,也是凝聚院团的一个契机。
青岛市歌舞剧院已经40年没有排演歌剧,原创民族歌剧更是“首次”,挑战之巨大可想而之。张乐群形容这一次为了排好《马向阳下乡记》可谓“举全院之力”,歌舞剧院除歌舞团之外的六个团——现代乐团、吕剧团、曲艺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全部上阵。140人参演,乐团人员占了一半,以交响乐为主,并加入了民乐的元素,“交响乐烘托气势,而作为民族歌剧,也一定要有民乐,二胡、笛子、板胡等与交响乐结合,才能完美地把整部剧托起来”。
作为剧组演员部负责人、剧院副总经理葛军称,这股子凝聚力保证了《马向阳下乡记》顺利高效的排练,“全体演员铆足劲儿投入排演工作,许多同事在排演期间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拔了吊针就赶到剧场继续合成排练。涌现出多位出色的革命螺丝钉,能够最快时间补位,保证排演顺利进行”。
丑角儿“梁会计”是剧中最大的笑点之一,但是扮演者施旭刚告诉记者,在排练过程中自己可笑不出来。原来施旭刚是一名吕剧演员,他跟几名同行一起被选进了组,但中途一度想要退出,一是他不擅长唱歌,“排歌剧最难的是歌剧没有板子,只能看指挥”。习惯了一板一眼唱戏的施旭刚起初在舞台上总是节奏出错,找到了节奏又要改掉戏曲的演唱方式。只有表演施旭刚还比较有底气,“仔细看了同名电视剧,揣摩了角色,用心设计了一下这个角色”。二是家里情况特殊,他要自己带女儿。不过最终,施旭刚还是克服了困难,因此在后来《马向阳下乡记》的排练现场,总是见到小女儿陪着父亲“加班”的场景。这一“用心”为施旭刚在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戏份。
新闻推荐
以此为鉴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