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元夕佳节,就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节日里,旧档案中回顾老青岛的特殊岁月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2-28 11:05   https://www.yybnet.net/

那些年的春节“静悄悄”

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文艳(署名除外)

蓦然回首,春节已经接近尾声。

过完七天长假,已经开始上班的人们仍在关注元宵节的活动,这几日的青岛亦是热闹非凡,连日精彩纷呈的演出和琳琅满目的小吃,让人们的视觉和味蕾都能得到充分满足。那么,老青岛的春节和元宵节是怎样的景象?在特殊的年代百姓们是如何度过的?半岛记者联系了就职于青岛市档案馆的聂惠哲女士和青岛收藏家邹勇先生,在他们笔下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节日,也体会到了85年前台西镇小学生眼中的元宵节。

□文/图聂惠哲

燃放鞭炮,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春节习俗。然而,在青岛解放前长达近60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春节,住在中山路的居民,却只能享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庆,而无法体味“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不仅中山路如此,其他地区,在上世纪20年代至青岛解放前,春节也是禁燃鞭炮的。

一切还要从德占时说起。在1907年2月5日的《青岛官报》上,曾登出春节期间如何燃放鞭炮的晓谕。不妨照录如下:

大德钦命管理中华事宜辅政司单为出示晓谕遵行事。照得中华风俗每逢年节各处燃鞭,积习相沿,牢不可破。目下年关临迩,亟宜示定准放限期以期周知。遵照中历,十二月(即腊月)二十三晚自六点钟起至夜半十二点止,又十二月三十自夜半十二点钟起至新正月初一夜半止,又新正月初四、初六两日均自夜半起至翌午十二点钟止,又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每日皆晚自六点钟起至夜半十二点钟止,均准在于大包岛及准修筑华人居住房屋各处放鞭。其余他日他时以及谨准西人居住各处仍一律不准燃放。至于爆裂单炮严禁燃放。每当放鞭之际,务宜远避往来马车,防马惊伤人,并应留意免肇焚。如倘有漫不经心,伤人损物各项情弊,一经觉查,即为放鞭炮者是问。为此,仰诸色人等一体凛遵,勿谓言之不预也。特谕。

可见,晓谕中明确指出只准在大包岛(今大鲍岛)及其他华人居住区放鞭。且燃放时间有严格限制,具体为:小年当天自六点起至夜半十二点、除夕夜自夜半十二点至大年初一夜半、年初四及初六两日均自夜半起至中午十二点。另外,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等三天每天皆从晚六点至夜半十二点。除了上述规定地点及规定时间,其余时间及地点一律不准放鞭。同时,明令严禁燃放爆裂单炮。

这一晓谕中的西人居住区主要指的是包括如今的中山路南段在内的欧人区。从某种意义上,晓谕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禁止春节期间在欧人区燃放鞭炮。时隔四年之后,在1911年1月13日的《青岛官报》上,也曾登出春节期间禁止在“西人”居住区燃放鞭炮的晓谕,内容与1907年的晓谕如出一辙。1912年的晓谕也大致如此,只是将严禁放鞭改为严禁放炮。而1913年的相关规定,除了发文日期稍作变更外,其他的文字竟几乎没有改动。

由于史料缺失的原因,我们无从考证是否在整个德占期间,中山路南段等欧人区都是禁燃鞭炮的,但至少在德占中期和末期,这样的情形是存在的。

随着德占日据的结束,北京政府收回了青岛主权。1923年的春节亦成为青岛收回后的第一个春节,但是这个春节却远比德占时还要安静。当年2月15日,胶澳商埠警察厅发布《禁止燃放鞭炮的布告》。全文如下:“胶澳商埠局警察厅布告第三十七号,为布告事。照得燃放爆竹前经禁止在案,兹再重申前令布告:本埠商民人等一体遵照。勿因一时兴趣,致扰地方之安宁。自布告之后,如敢不遵,定必从严究办,决不姑宽切切此布”。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布告。相比之下,德国人的政策反而更为宽松,至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听到鞭炮声。而胶澳商埠时期,直接禁燃。据1925年1月的《大民主报》,警察厅不仅严禁放鞭炮,还派警收没鞭炮。可见,措施越来越严厉起来。若非亲眼看到这些史料,真的不敢相信,整个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春节竟是如此沉寂。

时光继续流转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1930年是该时期的第一个春节。

根据1930年初《青岛快报》上有关“禁止燃放鞭炮”的通知,我们获悉禁止燃放鞭炮实为“中央明令”,其目的是为了地方治安。由此看来,当时的禁燃政策是全国性的。1932年初,国民政府继续明令阴历年严禁燃放鞭炮。原因为“当兹国难方殷,冬防吃紧,万一因此产生误会影响治安,殊为可虑。”这样的理由倒也无可厚非。

到了第二次日占期间,据1939年初《青岛新民报》刊登的布告说:“为保护年关治安,禁止燃放鞭炮,以防止匪贼乘机滋扰——警察局布告市民周知”。这里的“匪贼”指的是抗日的志士们,可以看出,日军在青岛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现有的史料来看,1949年的春节,青岛仍然是禁燃鞭炮的。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推断从1923年胶澳商埠时期的第一个春节,到1949年青岛解放前的最后一个春节,青岛的春节都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岛的每个春节竟然都是如此安静,或许这一点,除了上年纪的青岛人,谁也不会想到。当然,现在看来,当年的安静更多源于国难未息。

元宵节,春节活动的“结束曲”

过了春节,最热闹的当属元宵节了,观灯、吃元宵、民间杂耍、舞龙、踩高跷、逛庙会,丰富的盛宴被称为春节活动的“结束曲”。

元,即正月,宵即夜晚,正月的月圆之夜,就是正月十五,故称元宵节。对于元宵节的来历和故事,曾有文章总结了几大名人:

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明帝,赏花灯的创始人;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辛弃疾,最痴情的人(作诗《青玉案·元夕》,其中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名句);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朱元璋,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因南京百姓出灯谜“淮西妇人好大脚”,朱元璋认为暗讽马皇后杀光了整条街);贾似道,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

另外,还有这样一段小插曲,1903年,因推行公历,竟宣布以公历1月15日为灯节,然而,“一则地上习俗难改,二则天上明月不圆”,百姓始终不买账,仍按农历过。

在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看来,青岛的元宵节最应该突出的便是“闹”字。

而让鲁海先生印象深刻的则是元宵节的灯,“正月十五也叫‘灯节\’,从古代官府到寻常百姓,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点灯。灯节始于汉代,宋代的时候‘皇帝与民同乐\’,从皇宫到民间都扎灯,皇帝还要到民间观灯以示亲民”,所以各种造型的灯会在元宵节这几天轮番登场,兔子灯、五角星灯、马灯……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十几个人共同舞动的龙灯。“在青岛,还有一种灯叫萝卜灯,是用萝卜雕刻而成,里面放上灯碗”。

有了灯自然少不了灯谜。青岛人俗称“猜闷儿”。写好了灯谜挂在灯笼上或者贴在墙上,供人解题作乐。“上世纪30年代,民众教育馆、青年会等单位都会举行灯谜活动,青岛商会、谦祥益等大商铺也在门前设有灯谜,其实也是起到宣传的作用”,鲁海先生说。至今在海云庵糖球会上,还有打灯谜的活动。

“现在元宵点灯的习俗少了,点灯和灯谜才是‘闹\’元宵的精髓”,鲁海先生说,在上世纪30年代,民众教育馆每年元宵节都组织提灯会,扎了许多形状的灯,简单的有五角星,复杂一点儿的有十二生肖。每人提着一盏灯,从朝城路出来,沿广西路、中山路、大窑沟、广州路、云南路转一圈再回到民众教育馆。

元宵佳节另外的传统项目则是吃元宵,南方叫汤圆。当然,汤圆和元宵的做法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关于元宵还有一个故事,“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后,因为‘元\’字与袁世凯的‘袁\’字同音,‘元宵\’谐音为‘袁消\’,于是他下令不准叫‘元宵\’,一律改称汤圆”,鲁海先生告诉半岛记者。而“汤圆”和“汤袁”谐音,于是袁世凯再次下令,全国将“汤圆”改称“汤团”。

在老青岛,从正月初八开始四方路就是“元宵一条街”,上百家元宵摊争着亮相,有的还备有炉子现场煮食。

踩高跷、唱大戏自不必说。翻看青岛老照片,街头踩高跷等的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当时都在大街上巡游,很是热闹”。唱戏也大都很应景,比如青岛地方剧种中的茂腔《花灯记》,柳腔中的《赵美蓉观灯》等,都会在大小舞台上轮番上演。

庙会也不甘落后,进了正月门儿,各大庙会便一一开放,而老青岛元宵节前后有三大庙会,正月十三的沙子口海庙庙会,李村戴家东山的竹子庵庙会和正月十六的海云庵糖球会。

元宵节结束后,年也就彻底过去了。

新闻推荐

饺子里的年滋味

□雪樱过春节,家家户户一定要吃饺子。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再到初五、正月十五,不间断地吃饺子,意义各不相同。记忆中,在爷爷家吃年夜饭,必须等家人全部到齐,才能烧开水、下水饺,这是...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第一课,扭起来2018-02-28 11:05
猜你喜欢:
评论:(元夕佳节,就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节日里,旧档案中回顾老青岛的特殊岁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